盡管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在上周六閉幕的會議上承諾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打“匯率牌”屢屢碰壁的美國開始打起“貿易順差牌”——提議各國將經常賬戶差額占GDP比重控制在4%以下,從而變相施壓人民幣匯率。
這一提議因遭到G20主要出口國的普遍反對而未被采納。分析人士認為,中美在以經常賬戶盈余判斷匯率是否被低估方面仍存分歧,而升值對于順差的影響也并無定論。
而對于“貿易順差占GDP比重”可能寫入中國“十二五”規劃的說法,數位接近規劃的人士均對《第一財經日報》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美國提議4%的經常賬戶差額目標
上述提議源自美國財長蓋特納10月20日致G20財長與央行行長的建議信,信中提出“G20國家應該承諾在今后幾年內將外部不平衡降低到一個具體的GDP比例之下”,蓋特納在信中特別指出:“那些擁有顯著低估貨幣以及大量預防性儲備的G20新興市場國家有必要允許他們的匯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充分調整到與經濟基本面相符合的水平上。”
盡管蓋特納并未在建議信中明確提出這一“具體比例”,但IMF總裁卡恩在上周六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4%的數字是由蓋特納提出的”。他指出,當蓋特納一提出這個主意,主要的討論便集中在尋找一個更合適和更復雜的目標上。
卡恩認為:“這一具體目標水平有利有弊。好處是簡單,容易評估一國是否實現了承諾。但問題是,4%的意義對不同國家而言也不盡相同,例如石油輸出國。”
該提議一提出便遭到包括德國、日本等出口主導型經濟體的反對,而支持方則為內需為主的經濟體,包括加拿大、韓國與法國等。
會后的聯合公報顯示,蓋特納的這一提議并未得到采納。但對于日后是否有可能采取類似具體目標,卡恩表示目前各國正“努力尋求是否有可能定義一個考慮到不同國家情況的具體目標”。
變相施壓中國
盡管并未直指中國,但參會的韓國官員表示,這一“經常賬戶”的目標構想是希望能夠彌合目前中美在匯率問題上存在的分歧。
經常項目順差是匯率評估方法的重要基礎,但IMF與中國政府在以此判斷匯率是否低估上存在分歧。根據IMF的數據,中國當前的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重為4.7%,但IMF預計中國的經常賬戶盈余到2012年將為6%,到2014年將達到8%上下。這也是美國認為人民幣與符合基本面的中期均衡水平相比被“顯著低估”的主要依據。
然而根據IMF工作人員報告,中國政府預計,隨著結構改革、工資上漲、匯率的持續變動、城市化進程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貿易順差將會基本穩定在4%的合理水平,不會繼續走高。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此前也曾表示,中國正在規劃使經常賬戶盈余占GDP的比例在未來3到5年由2009年的5.8%降至4%左右的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向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的政策從來不會明著針對某個具體國家,這樣一個判斷標準也不例外。但美國將匯率問題轉移到貿易順差,其實并沒有本質變化,其中就差了FDI(外商直接投資)而已。”
升值對貿易順差的影響也并無定論。這位研究員指出,研究表明,升值并不一定會導致想象中的“鉤形反轉”,即升值會首先導致出口量上升隨后再滑落的現象。“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企業有充分的調整時間,我們的出口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如果人民幣保持目前的升勢,不要過快,我們的經濟應該是能夠承受的。”該人士表示。
IMF稱中國可以達成目標
盡管中國對于4%的目標并未直接表態,但卡恩表示:“如果看一下‘相互評估程序’就會發現中國可以達成這一目標。”
所謂“相互評估程序”(Mutual Assessment Process,簡稱MAP),即IMF將提供一套框架,采集并評估各國的政策信息,用以明確協調如何達到比國內解決方案更好的效果,避免國內解決方案對鄰國利益可能造成的損害。
卡恩表示,在與中國、歐洲、日本和美國等領導人討論后,這些國家都希望竭盡全力維持全球復蘇:“他們理解,當前最大的威脅是在經常賬戶或匯率沖突上無休止的斗爭。”
在建議信中,蓋特納還呼吁如果訂立這項目標,IMF應該在監管各國承諾進展方面擔當一項“特殊職責”——對G20各國的進展發布半年報,包括達成一致目標的“外部可持續性、各國匯率的一致性、資本賬戶、機構與財政政策”。
會后聯合公報顯示,各國認同IMF應當在全球平衡問題上被給予更密切監管的職責,授權IMF調查“持續性的過度失衡”,并編制“溢出效應報告”來監督系統性大型經濟體的經濟政策造成的全球影響。嚴婷 郭麗琴
參與互動(0)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