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以來棉價的瘋漲,已引起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擔憂。昨日(11月8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緊急下發通知,提出六項措施以維護當前棉花市場秩序。
通知指出,今年棉花市場和收購形勢非常復雜,9月份以來棉花價格快速上漲,部分地區出現抬價搶購、混等混級收購、摻雜使假、無證照收購加工棉花等問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的現貨棉價已升到每噸29000元。而在昨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明年5月份交割的棉花期貨收盤于每噸3.29萬元,再創上市以來的新高,漲幅高達6.29%。
瘋狂的棉花
通知稱,受國際市場棉價上漲、部分產區不利氣候和市場投機炒作等因素影響,9月份以來棉花價格快速上漲,部分地區出現了抬價搶購、混等混級收購、摻雜使假、無證照收購加工棉花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及其他六部門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上周四,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在一個投資論壇上預計,2010年中國棉花會在2009年已減產的基礎上繼續減產5%,這是助漲棉花價格走勢的一大因素。
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棉花產量640萬噸,較2008年減產14.6%。
減產預期下,國內外棉價屢創新高。最新數據顯示,11月8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為28891元/噸,較上周五上漲733元/噸。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消息,11月8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商品棉電子撮合交易成交30280元/噸。
而在9月1日,這一數據僅僅為18002元/噸,兩個月內現貨棉價每噸漲了近萬元。自7月份至國慶節前,棉花價格累積漲幅為30%左右,而國慶節后不到三周時間,累計漲幅也達到30%。
國際棉價也持續上揚,上周五美棉142.23美分的收盤價為歷年以來最高。
六招控棉價
高棉價到底是否受供需影響所致?近日一位印度官員表示,印度棉花出口數量有限,但其開始出口的前三周的大部分出口貨物正在運往中國,因為中國需求強勁。
但“供需說”并無法得到市場更廣泛的認可。上述七部門顯然認為,高棉價尚“可控”。
通知提出六點要求,產棉區政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和質量監管,重點加強對農村棉花經紀人的管理,對社會游資租廠或委托收購加工棉花情況的排查,嚴肅查處擾亂市場秩序和不履行質量義務的違法行為。
對于散布漲價信息、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的行為,有關部門要予以嚴厲查處。產棉區政府要認真制定收購資金供應預案,積極協調有關金融機構為新棉收購提供金融服務,避免出現收購資金供應空白點和“打白條”問題。
各級農業發展銀行要切實履行政策性銀行職能,妥善安排資金計劃,合理布局收購網點,把握好貸款投放的節奏和進度。鐵路部門要統籌考慮新年度棉花運輸條件和特點,妥善安排棉花出疆運力,對棉花運輸實行重點傾斜。
產棉區政府要對轄區內大型棉花經營企業加強指導和管理,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引導大型企業帶頭維護棉花流通秩序,帶頭穩定棉花市場價格。
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服務,指導棉農努力做到棉花分摘、分曬、分存、分售,防止混等混級和異形纖維混入。
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涉棉各方的風險意識,引導棉農克服惜售心理,棉花企業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加快購銷進度,切實防范市場風險。
方言表示,最近部分農產品價格暴漲,除了天氣因素和產量受挫以外,還有通脹預期基本形成,以及游資借勢炒作的因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先有了預期,才有了漲價”是部分專家對棉價高漲的另一種分析。
而棉價的高漲危害盡顯。在棉紡織企業中,由于棉花占成本的60%至70%,棉價的持續走高使得近期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擴大,對紡織品服裝的出口成交帶來不利影響。(宛霞)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