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第五次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在韓國首爾召開,峰會主題為“跨越危機,攜手成長”。本次峰會是G20峰會以來首次在非G8成員國召開,也是首次在亞洲召開。這對于擴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事務上的話語權意義重大。
截至目前,首爾峰會的正式議題尚未公布,但據報道,韓國在11月5日至6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財長會上,以G20慶州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達成的共識為基礎,就匯率、經常項目收支、全球金融安全網絡等問題與中、美、日等國交換意見,從而最終商定G20首爾峰會議題。西方媒體稱,歐盟領導人在G20首爾峰會上的表態將包括抵制競爭性貨幣貶值,反對設定經常項目收支目標。因此,匯率、經常項目收支、全球金融安全網絡、金融監管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及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等可能成為本次峰會討論的重點。
1 中國倡建國際金融新秩序
今年6月26日至27日,第四次G20峰會在加拿大多倫多召開。峰會主題是“復蘇與新開端”,主要議題包括經濟可持續與平衡增長、金融部門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和促進全球貿易增長。除G20領導人外,峰會主辦方加拿大政府還邀請了埃塞俄比亞、馬拉維、荷蘭、西班牙和越南代表參加會議,聯合國、IMF、世界銀行、金融穩定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也應邀與會。由于在2009年末,歐盟根據《里斯本條約》選出首任理事會主席,自本次峰會起,歐盟的一個席位則分別由歐盟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兩個代表共同與會。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題為《同心協力 共創未來》的主旨講話,提出以下三點建議:第一,推動G20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機制轉向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第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第三,促進建設開放自由的全球貿易體制。
2 宣言通過 分歧保留
主要成果:峰會認為,G20的當務之急是鞏固和促進復蘇。致力于采取協調一致行動推動可持續復蘇,增加就業,實現更強勁、更可持續、更平衡增長,并將根據各自國情而有所區別:發達國家繼續實行財政刺激,并承諾在2013年前將財政赤字至少減半,在2016年前穩定或降低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需加強社會保障網,推進公司治理改革,發展金融市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增強匯率靈活性。
輿情綜述: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專家認為,多倫多峰會達成的協議并不很多,大部分議題要到今年11月份的首爾峰會繼續討論并達成共識。而發達經濟體的專家認為,G20不可能為情況不同的經濟體開出相同藥方,關鍵是大家要在峰會聲明中體現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西方媒體稱,本次峰會的最大成果是發達經濟體訂立了減少財政赤字的時間表。
中國學者表示,峰會公報與開會之前各成員國之間的爭吵相吻合,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分歧未能通過兩天的會議彌合,宣言通過而分歧保留。會議只能強調,在采取進一步措施保持經濟平衡穩定增長的大框架下,允許各國根據自身情況各行其是。
國際輿論還認為,去年的匹茲堡峰會后,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多倫多峰會是二十國集團峰會機制化后的初步嘗試。但本次峰會所折射出的矛盾是,G20的機制化仍將面臨長期考驗。首先,大國意志仍然左右G20運作。多倫多峰會成為歐美大國博弈的戰場,主要議題也基本圍繞歐美的意志發生轉移。金融危機一旦過后,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繼續改革仍可能失去動力和緊迫性。其次,G20亟需擺脫“工具”定位。G20為全球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做出了積極貢獻,但2010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開始復蘇,各國采取一致政策的政治意愿有所下降,在許多方面的分歧明顯擴大。第三,G20執行力尚顯不足。英國《金融時報》指出,G20提出的種種改革缺少牽引力。以貿易保護主義為例,盡管G20歷次峰會均強調了反對貿易保護的立場,但全球貿易保護卻愈演愈烈,執行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G20的信譽和效力。但是,該報也指出,不可否認的是,G20峰會能夠對其他建立在全球磋商基礎上的重大項目施加有效壓力,這也再次證明G20已經超越G8成為經濟、財經領域,全球政策磋商平臺的事實。該報進一步指出,從國際經濟合作角度來看,多倫多峰會實現了從G8向G20的轉換。也就是說,G20多倫多峰會真正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3 金融改革進展艱難
主要成果:峰會表示歡迎并支持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建立全球性的銀行資本和流動性新機制方面取得的進展。支持在首爾峰會時就新資本框架達成一致,以提高資本標準。所有成員都同意執行“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框架”,并爭取于2012年底前全部落實到位。新標準的逐步實施要考慮到各國國情和起點的不同。各國同意,在政府為修補金融體系,降低金融系統風險需提供資金時,金融部門應公平和實質性地償付政府干預所產生的費用。
輿情綜述:德國專家表示,德國原本期望本次峰會能夠在加強銀行監管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未獲得足夠支持,G20要想在加強金融規范方面取得突破,只能留待下次峰會。
中國媒體稱,G20成員國承諾,銀行必須持有充足的資本緩沖,以使它們在今后的危機重演時承受住未來的虧損。但對于何為資本緩沖,各方仍有相當大的分歧。為了解決分歧,只有向嚴格標準努力,G20放寬了在2012年底前達到新資本標準的原定目標。現在,上述已將具體日期降格為“努力目標”。
美國媒體表示,法國和德國等主張在全球范圍內征收銀行稅和金融交易稅,但美國、中國、加拿大及日本等國均表示反對。由于分歧較大,各方沒有達成妥協,與會各國討論的結果只是承諾,金融業應該對解決金融危機的成本作出“公平的”的貢獻,但其貢獻金額的多少以及何時收取,則由各國自行決定。
4 IMF改革無實質進展
主要成果:承諾加強國際金融機構的合法性、可信度和有效性,使其成為未來更強有力的伙伴。強調確保IMF2008年份額和發言權改革,以及新借款安排擴大方案的批準。呼吁加快落實匹茲堡峰會承諾,在首爾峰會前完成IMF份額改革。
輿情綜述:境內外媒體報道,IMF份額改革沒有取得實質進展,新興經濟體的愿望落空,發達經濟體對此問題進行回避,決定向后推到首爾峰會解決。
IMF總裁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稱,IMF的董事會一直很贊同并在推進份額和投票權改革,但是最終改革的實施還要看各成員國的協商,畢竟有國家增加份額,就有國家要放棄原有份額。早在2008年,IMF董事會就通過了由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轉移2.77%份額和投票權的改革方案。但是這個方案迄今都沒有實施,因為很多國家的議會或國會都沒有批準。
5 同意共同反對保護主義
主要成果:承諾在下一個3年里,即至2013年底,不提高投資和貿易(包括貨物、服務)壁壘,不設置新壁壘,不設置新的出口限制,不施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出口刺激措施,并承諾糾正任何此類措施。峰會認為,開放的市場對保證增長和提高就業水平,實現在G20框架下“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至關重要。
輿情綜述:中國媒體稱,盡管G20再次就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達成共識”,但放棄了到今年底完成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的承諾,而是把重點轉移到雙邊和區域貿易協議上。
國際商會(ICC)的報告顯示,過去兩年中,所有G20國家無一例外地推行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指出,只要失業水平居高不下,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就難以消除。貿易保護主義不但不會提升優化本國的經濟運行結構和效率,還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引發世界經濟“二次探底”。
6 韓國峰會達成共識難
相較前三次G20峰會,G20多倫多峰會的分歧明顯大于共識。在前三次峰會時,世界經濟仍未走出危機,各國協同應對全球挑戰。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復蘇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G20成員出現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主張。美國的首要任務是“促就業、保增長”,歐洲的首要任務是“削債務、度危機”,以中、印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任務是“保增長、求發展”。這使本次峰會達成共識較少,實質成果有限。
當然,本次峰會也有積極成果。首先,G20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得到強化。作為G20被確立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后的首次峰會,本次峰會與G8峰會相繼在加拿大舉行,是兩個集團首次在同一地點連續舉行最高級別會談,而峰會的順序安排和實際進展也證明G8會議在聯合峰會形式下相對次要地位。其次,新興經濟體的話語權有所上升。多倫多峰會決定,2012年的峰會將在墨西哥舉行;G20領導人去年在匹茲堡峰會上決定,2011年在法國舉辦第六次峰會。從加拿大到韓國,從法國到墨西哥,不難發現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逐漸體現。雖然2013年的峰會主辦國尚未揭曉,但兩個競爭申辦國俄羅斯和土耳其,均為新興經濟體。這樣,不管最后主辦的是哪個國家,都與其他新興經濟體有著比較相似的利益訴求,都能較好地代表新興經濟體的利益,從而能夠利用峰會主辦國在議程設置方面的優勢,使新興經濟體的聲音在今后的峰會中得到更為充分的表達。
(孫時聯,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熊柴,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孫時聯 熊柴)
參與互動(0)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