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將集會韓國釜山,為即將于月底在加拿大舉行的G20多倫多峰會熱身。韓國財長尹增鉉本月1日舉行媒體發布會,表示希望對銀行征稅成為此次會議一個討論重點,并稱各國財長可能還會就控制跨境資本流動和歐債危機背景下各國實施“退出”策略的考慮因素展開討論。此外,有海外媒體報道稱,有關國際信用評估機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也有可能會出現在釜山會議的議程上。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本月3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全球經濟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以及各國在推進金融監管方面取得的不同進展,并綜合各方會前表態,預計本次峰會圍繞加強金融監管和退出部署的爭論可能最為激烈也最令人期待。其中,各方對于從嚴監管和謹慎退出可能不會有太多異議,但在具體監管措施特別是對銀行征稅方面的爭論預計會很激烈,實現全球統一開征銀行稅的可能性不大。
監管討論更趨具體銀行稅或成爭論焦點
經歷過G20華盛頓峰會、倫敦峰會和匹茲堡峰會之后,各國圍繞金融監管的討論已經從最初的表達意愿發展到了現在的協調具體措施與行動階段,難度也在與日俱增。自去年9月份匹茲堡峰會召開至今,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歷經重重阻隔已經走到最后關口,目前處于參眾兩院磨合法案版本階段,一旦最終版本確定并經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則美國這場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改革將進入實施階段。與此同時,歐洲方面也已出臺適用于歐盟的金融監管改革框架,英法等國更在本國范圍內進行了一系列具體政策的調整,如征收銀行高管薪酬稅等。帶著各自的改革“戰利品”,歐美等國都希望通過G20的平臺說服其它國家認同自己的監管標準。這一次,各方激辯的目標很可能是銀行稅。
截至目前,各方圍繞銀行稅的立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最大的分化在于該不該在全球范圍內征收銀行稅。圍繞這一問題,在危機中金融體系暴露出嚴重問題的歐美站在了正方陣營,而認為自身金融體系十分強健的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南非等國則站在了反方陣營。
不過,歐美的共識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彼此認同。目前,雙方均同意在全球范圍內征收“金融穩定稅”。美國已于今年1月提出面向大銀行征收所謂的“金融危機責任費”,以用于在未來出現危機時援救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歐盟委員會也于上月26日提出要對所有成員國的銀行征收破產稅以成立專門基金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銀行破產危機。由于這兩種稅收來源及用途大體相似,業界將這一類銀行稅稱為“金融穩定稅”。
至于歐洲方面提出的另外兩種銀行稅(即托賓稅和銀行家薪酬稅),美國自始至終都表達了堅決的反對態度。早在去年匹茲堡峰會上,英、德、法三國就聯合提出應對金融交易開征全球性的托賓稅,并于去年底說服最初曾明確表示反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口承諾考慮開征此稅的可行性。此外,英法等國還提出對金融高管的獎金課稅,英國政府更在去年12月即已宣布將對國內銀行員工超出2.5萬英鎊的獎金按50%征稅。
張明認為,要在本次釜山會議上消除上述分化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在多倫多峰會上也很難實現。目前來看,推廣托賓稅和高管薪酬稅的可能性較小,其中,托賓稅的直接結果就是抑制金融交易,而后者本身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手段,因此普遍推廣托賓稅難免會犯因噎廢食的錯誤。可能的折中辦法是就某些具體的風險較大的衍生品進行征稅。至于高管薪酬稅,張明認為,各國稅收體系不同,對于金融行業的依賴程度也不同,征收獎金稅是否能夠充足且有效地防范危機還很難說,在這個領域的主要作為還應該集中在加強薪酬管理和風控機制上。因此在銀行稅的問題上,現在最可期待的就是推廣征收“金融穩定稅”。鑒于澳大利亞等國的強硬態度,張明表示,在一部分核心發達國家而非全球范圍內中率先實施這一制度或許是當前比較現實的預期。
歐債危機增添不確定性退出步伐或傾向“緩動”
本次會議另外一個不可繞過的話題就是如何在歐債危機背景下力保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警告,全球經濟仍易受到主權債務風險的沖擊,且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必須密切觀察形勢,做好預防“二次探底”的準備。無獨有偶,美國財長蓋特納在此次赴釜山參會前也特別強調“各國財政改革需對經濟增長有利”。
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G20領導人意識到可能的“退出”戰略應較預想中的推遲一些。張明認為,歐債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出現較大不確定性,這是本次會議在退出問題上可能較之以往更強調“謹慎”二字的原因。與2008年各國通過投放貨幣和擴大財政刺激來應對危機的情況不同,本次歐債危機的應對策略恰恰是緊縮財政,加之歐洲央行由一向認為通脹猛如虎的德國主導,在放松貨幣政策上空間有限,這就對于短期經濟增長構成威脅。一旦歐洲經濟復蘇出現反復甚至“二次探底”,則其最大貿易伙伴美國的日子也將不好過,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將大大增強。在這種背景下,G20國家會再度將目光集中于如何應對眼前危機,呼吁維持寬松與積極的貨幣財政政策。預計各方仍然會重申規劃“退出”的重要性,但這一次可能會更多強調過早而非過遲退出的風險。(記者陶冶)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