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世界經濟復蘇從萌發嫩芽到抽枝生葉,逐漸進入更廣泛的復蘇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將于本周末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多倫多峰會備受關注。
當前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顯現出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歐洲債務風險凸顯,金融市場動蕩難平。在各種表象之下,宏觀調控政策兩難、經濟內生動力不強、就業壓力長期持續等深層問題亟待求解,世界經濟復蘇仍需悉心“呵護”。
債務負擔
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一項重要實踐,是將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的虧損向政府部門資產負債表轉移,以及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刺激增長。不過,這些政策的負面影響正逐漸顯現,幾乎所有國家的公共債務規模都在擴大,一些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尤為突出。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目前二十國集團成員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比例已近8%。財政不穩健正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心腹大患”。在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偏好趨同的環境中,一個國家的債務違約問題會明顯抬升風險溢價,造成短期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
難以“借新債還舊債”,就只能求助于財政緊縮,但這卻未必有利于債務問題的根本解決。正如美國紐約大學經濟學家魯比尼所言,重債國將面臨“極端政策困境”:不緊縮財政,國家信用不保,眼前危機難過;緊縮財政,經濟被釜底抽薪,長期增長不足。
雖然目前債務問題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但發展中經濟體的類似風險也值得高度關注。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指出,歐洲和中亞某些發展中國家也可能出現第二輪金融危機,許多發展中國家將繼續面臨嚴重融資缺口。
價格水平
作為主要的顯性經濟指標,全球總體價格水平依然較為疲軟。從物價水平看,雖然復蘇漸強,但全球沒有出現明顯的物價上漲跡象。在發達經濟體,由于總需求難有起色,就業市場供大于求等因素,通脹一直處于溫和狀態。
作為通脹風險重點觀察區的新興經濟體,也沒有形成全面通脹上行局面。瑞銀集團報告顯示,新興經濟體整體通脹率目前保持在接近4%的水平,核心消費價格曲線平緩,沒有出現2007年年末顯著抬升的跡象。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全球經濟仍然缺乏上升動力。
從市場看,摩根士丹利涵蓋45個經濟體8500種股票價格的環球指數自4月份開始由升轉跌,兩個月內跌去15%。標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數也從5月份的高點明顯回落,這種趨勢反映出投資信心不足。而另一方面,美元指數今年年初以來趨于上行,黃金價格也持續在高位震蕩,這也說明全球資金的避險情緒正在回升。
在微觀層面,全球企業盈利狀況也并非一派大好景象。不少企業業績上升源于同比基數低的因素。此外,企業賬面盈利更多依靠的是節支,而不是增收。
二次探底
2010年上半年,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反映出世界經濟正在復蘇。但近期也出現了一些令人警惕的跡象。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明確對新華社記者說:“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不少行業人士對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的走勢解讀為“繼續觸底反彈”,而非“持續增長”,因為財政刺激和重建庫存的“增長接力棒”尚未交到私營部門手中,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依賴政策“外力”實現的復蘇能否順利轉變為自主持續增長,仍然存在疑問。
從美國看,5月份失業率仍在9.7%高位,關鍵的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非常有限。同月零售數據出現8個月以來最大降幅,新房開工量也出現暴跌。在歐洲,4月份歐元區失業率達到10.1%,為1998年8月份以來最高水平。5月份歐元區和歐盟消費者信心指數都出現大幅下降。
對危機中表現突出的中國來說,5月份最新數據也傳遞出不同信號。在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表現穩固的同時,工業增加值環比疲軟,發電量數據也呈下行趨勢。
觀察全球利率圖景,也能看出世界經濟仍處在弱勢復蘇的基調中。除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等少數國家今年出現加息外,很多國家至今仍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位,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國家甚至仍在降息。
“金融危機正從廣度和深度上將世界經濟帶至未知水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年多前發出的這一警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驗證。這也提醒人們須冷靜看待世界經濟的未來之路。(記者 謝鵬)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