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紫金礦業的污染容易,但如果不打破地方精英群體之間的利益結盟,社會中下層的利益訴求將被地方精英們屏蔽掉,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都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
□本報評論員 張金嶺
在造成嚴重污染事件的紫金礦業公司,一大批當地的前任官員在其中任職并拿著高薪,最典型的是上杭縣原副縣長鄭錦興辭職下海做了該公司的監事,在紫金礦業“淘金”近三年后,又回到了官場保持級別和職位不變,調任另一個縣的副縣長。
一些官員游走在當地政商兩界,這說明權力和資本結盟這個市場經濟社會的毒瘤,在上杭縣已經開始結胎了。紫金礦業的污染事件證明,這種結盟也是紫金礦業的“污染源”。
對于企業一方來說,通過結盟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地方的政治資源和其他各種社會資源服務于企業的發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發展的社會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結盟,可以把企業發展的成本向其他社會群體轉嫁(比如排放污染物降低環保成本),而這種轉嫁的風險,卻可以通過和官員的利益結盟,控制在最低限度。對于當地部分權力精英來說,通過結盟,手中的權力以及通過權力獲得的其他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迅速獲得了變現的機會——從上市公司拿走高薪。無論是資本精英,還是當地的那些權力精英,都有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沖動,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監管和監督,二者的結盟就幾乎是必然的。有了這種結盟,政府就不可能再把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嚴格監管,紫金礦業的污染問題一次次化險為夷,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權力和資本結盟的格局之下,不敢喝自來水的市民、無法再靠養魚謀生的農民,都成了有資格參與結盟的地方精英們手中的“人質”。這種結盟,在當地存在多年且被視為常態,這不但描畫出了當地政治生態的一個側面,也破解了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的真正“密碼”——資本和權力結盟、聯姻、合謀。治理紫金礦業的污染容易,但如果不打破這種地方精英群體之間的利益結盟,社會中下層的利益訴求將被地方精英們屏蔽掉,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都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這次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發生后,受害者向當地政府部門的多次吁請都被擱置甚至視而不見,就是明證。這次紫金礦業的內幕能被一層層揭開(但愿是全部揭開了),是因為污染的嚴重程度引起了全國震動,區域以外的媒體和輿論在持續關注,如果沒有這個外力參與其中,受害者的聲音就很難釋放出來——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地方精英的利益結盟絕不是上杭縣一地獨有,近年來全國一些地方發生的極端事件背后,都能看到地方精英之間利益結盟的影子,正是這種打破了區域社會利益均衡的結盟,最終逼迫利益受損者走上了對抗的道路。比如云南孟連的群體性事件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當地個別縣鄉干部與企業打得火熱,有的坐著企業提供的豪華越野車,有的在企業入股分紅,為給企業“保駕護航”,甚至將一橡膠企業老板的兒子安排到企業所在鄉鎮擔任主要領導,導致膠農對基層黨委、政府失去信任。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如果說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的中國,環境污染是特定發展階段不可避免的,那么資本和權力的結盟,絕不可視之為不可避免的階段性現象,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徹底斬斷這種結盟形成的利益鏈,否則,任其蔓延下去,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多數人將成為權貴和富豪們聯手掠奪的對象,將被他們壓在社會底層不得翻身,并最終形成一個凝滯狀態的區域性畸形社會——這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清除紫金礦業的污染,最重要的,是刨掉權力和資本結盟這個劇毒的“污染源”。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