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報道,23日開始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開始審議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此次修改的重點之一是擬取消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其中包括有關盜竊罪、走私罪、傳授犯罪方法等行為的死刑規定。
盡管這個草案尚未通過立法機關的最終審議,尚未成為正式的法律規定,但從草案內容所承載的法治理念和價值標準來看,它是中國刑事政策的重大進步,也體現了中國人權逐漸進步的趨勢。
經歷了1997年刑法的重大修改后,雖然中國的刑罰體系和刑事司法政策有了重大進步,但與罪刑法定的本質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這些差距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在刑罰理念方面,中國基于傳統文化和刑事司法政策的影響,報復刑思想依舊較為濃厚,多信奉刑罰基于對犯罪人懲罰所產生的報復功能,而對刑罰的預防功能認識不足,并由此產生了諸如迷信死刑等重刑思想。
在立法層面,中國的刑罰體系設計還不很科學,一是重罪罪名較多,現行刑法規定了68個死刑罪名,這在廢除和限制死刑適用日益成為國際法治文化主流的當代顯得不合時宜;二是刑罰的設計不符合人的生理規律,比如缺乏真正的終身監禁刑罰,有期徒刑的上限不足以產生震懾犯罪的功能;三是在重罪和輕罪之間缺乏科學的平衡、過渡體系;四是重身體刑輕經濟刑,不符合經濟社會的規律,并使得一旦錯判錯關就無法挽回。
僅就死刑問題而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這次就坦言,中國的刑罰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死刑偏重、經刑偏輕等問題,刑法規定的68個死刑罪名較多,可以適當減少。根據中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適當取消一些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不會給中國社會穩定和治安形勢帶來負面影響。
由李適時的話,我想起了1997年修改刑法前有關盜竊罪死刑存廢的爭執,那時有人認為,當時中國的盜竊犯罪很多,如果取消死刑,會鼓勵、縱容更多的人去盜竊。妥協之下,修改后的刑法取消了普通盜竊罪的死刑,只保留了盜竊珍貴文物和盜竊銀行資產犯罪的死刑處罰。10多年的歷史證明,取消盜竊罪的死刑,并沒有像有些人想當然的那樣鼓勵了盜竊罪的泛濫,反而,這些年來盜竊罪在全部犯罪中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將現有的68個死刑罪名減少13個,這一幅度之大,體現出修正案擬議者立法思想的進步,而在其背后,更是國家立法機關就此問題的立法傾向。說到底,它是整個國家在立法和刑事政策層面人權思想的深刻進步,是中國刑事政策更包容地接納現代法治理念,并以普遍的人權標準衡量和評價我國刑罰體系的成功。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這次修正案草案還規定,對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等暴力犯罪被判處死緩者,如果在緩刑考驗期滿后,人民法院可根據情況決定在依法減為無期徒刑或者20年有期徒刑后,不得再減刑。這就意味著,在中國,通過這種刑事司法政策的具體執行,可能會出現真正的無期徒刑。在我看來,這種立法導向,能夠更有效地嚇阻犯罪,尤其是對平時養尊處優慣了的貪腐官員,終身監禁將是比死刑更可怕的刑罰。陳杰人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