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時評:大灣區擁抱香港青年,客觀認知關鍵在“觀”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題:大灣區擁抱香港青年,客觀認知關鍵在“觀”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已逾兩年,盡管其間香港遭遇“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但總體上看,大灣區城市間的交流合作有序向前推進,成果逐步顯現,正吸引越來越多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投身其中。
兩年多來,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內地有關部門、香港特區政府、專家學者等已做了諸多闡釋。持續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促進人員、貨物、資金等要素流通,更好地發揮“一國”之便和“兩制”之利,深化大灣區城市間的合作以促進互利共贏,成為普遍共識。大灣區建設,豐富了香港市民的發展空間。
但在此進程中,香港也有人更多地看到或放大“兩制”差異的挑戰,而忽視“一國”的便利和“兩制”所帶來的優勢互補。例如,有香港青年認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是“跳出舒適圈”,除將面臨相關制度不同等差異,還可能遇到缺少人脈、工資較低、生活不適應等挑戰。
類似擔憂可以理解。畢竟長期以來,香港與內地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教育、文化等存在差異,加之西方反華勢力及反中亂港分子的造謠抹黑,有些港人對內地認識不足,甚至存在偏見。
在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專業服務業等優勢引以為傲的同時,也有港人對于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發展成就,以及廣闊的市場、較強的成果轉化能力等方面優勢,缺乏客觀認識。
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廣東城市已不是數十年前貧窮落后的樣貌,深圳的GDP甚至已超過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成為香港拓展內地市場的“跳板”,是共享國家發展機遇的重要切入點。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與內地城市,通過相關機制,逐步解決交流障礙,正持續化解香港市民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顧慮。
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將與深圳等地政府簽署協議,讓香港公務員到內地“掛職”交流。這是香港與大灣區城市深化合作的又一項有益探索,有助于香港公務員隊伍理解內地政府決策理念,更深入了解內地政治文化,進而幫助更多香港市民了解內地。
觀察人士認為,客觀認知,首要在“觀”。近年來,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使用,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空間距離被不斷“拉近”。對大灣區建設持有疑慮、又有志做出一番事業的香港青年,不妨調整心態,早日跨過深圳河到對岸看看,必會發現這另一片天地。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港青已邁出重要一步,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實習或工作。香港特區政府今年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自1月接受申請以來,已獲熱烈反響。
當然,香港本身就屬于大灣區的一部分,青年并非到內地城市工作才算參與大灣區建設。立足香港,既客觀看待自身的優勢與短板,也正視內地城市的長處,有利于香港青年把握機遇、開創事業。
如能有此視野,又可知己知彼,則香港青年無論是在特區發展,還是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闖蕩,相信都會更好地找準自身定位,發揮特長,與大灣區共創美好未來。(完)
- 專題:大灣區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