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漢:構筑創新型協同體制 助推灣區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
中新財經12月30日電(記者 王詩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30日在中新財經2021年會線上云峰會“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云對話上表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應重點發揮灣區核心城市在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構筑一種創新型的協同體制。

陳廣漢進一步指出,應圍繞三個方面來發力。第一是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的產業,包括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軟件、金融等。第二是圍繞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相關的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第三是圍繞大健康、生物醫藥類產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陳廣漢表示,圍繞這三個方面的發力點,大灣區要構筑一種區域協同創新的開放性創新體制。重點發揮比如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這些核心城市在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構筑一種創新型的協同體制。
他進一步解釋,最重要的就是實現區域之間創新要素的合理流動,比如說深圳和香港的科技合作,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創新,深圳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方面和廣州的合作,都構成了大灣區創新的引擎作用。這實際上是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共同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近三年,大灣區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陳廣漢表示,首先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出臺了很多惠及民生的政策,讓香港和澳門的居民,能夠在大灣區內地城市享受包括就業、醫療、購房、養老等便利;第二個方面是,出臺了扶持港澳專業界發展的政策;第三個方面是,出臺了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的政策,深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第四個方面是,推動跨境資金流動,如推出跨境理財通、債券通等業務。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陳廣漢指出,中央出臺前海和橫琴兩個合作區的建設方案,更大力度地推進大灣區對外開放和合作。
“比如前海主要是深化改革開放,還有就是構建對外開放的新樞紐。”陳廣漢指出,橫琴兩個最重要的使命,一是搭建多元化發展的新平臺,再一個就是為澳門居民提供生活的新空間。(完)
- 專題:中新財經2021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