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澳門后,他看到不少市民眼含熱淚,齊聲呼喊著歡迎親人子弟兵的口號。他知道這些都是親人,自己親手將中國軍旗帶到澳門,帶回到了久違的家里……
1999年—2009年,澳門濠江畔,白蓮花開已十年。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紀念日。10年前,一位沈陽男青年,曾身著戎裝,踏上這片與祖國母親分離400多年的熱土。日前,本報與沈陽進澳第一兵——李罡取得了聯系。與同齡人相比,他顯得很年輕,應該是那段軍營歲月,為他激情澎湃的人生留下的特殊烙印吧!
“駐澳部隊全是精兵,每名軍官不但要軍事本領強,政治上更要特別堅定,需要能長期經受住復雜環境的考驗。”
提起駐澳門的經歷,李罡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秘密:其實駐澳之前他在駐港部隊。“當時選駐港軍人的時候,要求特別嚴格,比現在考大學還難。”兩年后,原本對中國軍隊不了解的香港同胞的目光全變成了肯定的目光,這讓即將回歸祖國的澳門人更加堅定了信心。
1999年3月,距離澳門回歸還有9個多月的時間,李罡與數百名戰友接到命令,一起調往珠海,參加駐澳門部隊組建。1999年4月12日,駐澳門部隊組建完成,他和戰友一道成為澳門的第一批駐軍。
“駐澳部隊全是精兵,從當年秋收起義的紅軍團隊、塔山英雄團和駐香港部隊抽調組成。首任司令和政委都是少將。每名軍官不但要軍事本領強,政治上更要特別堅定,需要能長期經受住復雜環境的考驗。”回顧部隊成立伊始,李罡感慨萬分。
“上了指揮車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進澳第一人”
在8個月的駐澳前集訓中,這些駐澳官兵學習的第一課是法律,然后輔之以民俗文化、粵語、英語和葡萄牙語的學習,每天都特別充實。
“上了指揮車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進澳第一人。”其實在駐澳前很久,李罡就接到上級命令:安排他坐在頭車進入澳門。但是每天忙于學習和訓練的他,直到12月20日當天早上5時集合,坐在頭車副駕駛位置的時候,才意識到他是首批派駐澳門的99名軍官中唯一被駐軍領導選為第一輛車——軍旗車的指揮官。這時他才開始興奮,但已經沒有時間通知家人、朋友:“直播澳門回歸的時候,注意點兒看,第一輛車副駕駛位置上的人是我。”
“那種感覺不到現場是感受不到的,真的沒想到和我們相隔了400年的澳門,就在這么一剎那間回到了我們面前。”
1999年12月20日11時20分,車隊準時從珠海基地出發奔赴澳門。他乘坐的軍旗敞篷車第一個開進珠江海關,緊跟的第二輛車是接贈匾敞篷車,第三輛車是司令員的指揮車,之后是車隊。整個車隊行進速度并不快。當珠海海關大門緩緩打開的時候,李罡的淚水也要涌出。“那種感覺不到現場是感受不到的,真的沒想到和我們相隔了400年的澳門,就在這么一剎那間回到了我們面前。”李罡叮囑自己不能哭,因為他的身上聚集了所有祖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目光。
通過珠海海關大門,車隊進入到連通珠海和澳門的大橋。背后,珠海人民熱烈的歡呼聲不減,前方,澳門人民的歡呼聲逐漸清晰。三四百米長的跨海長橋似乎變短了。“車隊一點點接近,我特別想看到對面的情況,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澳門同胞。”李罡告訴記者,進入澳門后,他看到不少市民眼含熱淚,齊聲呼喊著歡迎親人子弟兵的口號,陌生的環境一下子變得非常親切,他知道這些都是親人,自己親手將中國軍旗帶到澳門,帶回到了久違的家里。
在全國郵政明信片和澳門發行的郵票上,記者看到了印有李罡進駐澳門時的歷史照片。仔細看時,他莊嚴的表情中其實有著些許快樂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
“對于這種不計報酬、近乎瘋狂的工作狀態,時下可能有的人無法理解。”
軍官都是大專以上學歷,80%是大本,還有很多是碩士和博士;每人都會說粵語、英語、葡萄牙語……李罡說,駐澳部隊里的軍人都是特別優秀的,但大部分都是未婚大齡青年。不過,這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因為肩負著神圣的使命,把感情都給了澳門。每天都過著“一天當兩天”、“黑天當白天”的日子,陷入自我亢奮狀態拼命工作,對于這種不計報酬、近乎瘋狂的工作狀態,時下可能有的人無法理解。
李罡說,12月20日到了,當初很多一起駐澳的戰友都趕回了澳門和珠海,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在他的眼睛里,記者看到了向往,也看見了在那片熱土上,澳門同胞歡呼的景象……(鄧麗婧 李慶實 王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