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如何在目前的兩岸關系中重新找回香港的中介角色價值,是曾蔭權期望任內能完成的大事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璟貝發自北京 “我(訪臺)的這個愿望是沒有改變的,這個決心亦沒有改變。”10月1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年度施政報告的記者會上向臺灣溫情喊話,公開表達希望在任內“適當時間和場合訪臺”的意愿。此語一出,在兩岸關系熱絡下的港臺新互動,成為兩岸媒體關注的焦點。
擬設在臺綜合性辦事機構
曾蔭權在本次施政報告中特別強調要發展新形勢下的港臺關系。他表示,訪臺將特別介紹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積極發揮香港在兩岸人民幣結算業務中的作用,加強與臺灣在經濟、文化、民生等各方面合作的工作。
“特區政府還會成立‘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以推動與臺方多范疇和多層次的交流。同時也會考慮在適當時候及以適當形式在臺灣設立綜合性辦事機構,加強兩地高層次交流。”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對如何提升港臺關系著墨頗多。
對此,臺灣島內喊出了一片“歡迎”聲。臺灣“行政院長”吳敦義朗聲道,無論經貿或文化交流,臺灣對香港都表示歡迎。
“這些天曾蔭權可是上了臺灣報紙的頭條。”鳳凰衛視著名時事評論員曹景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正在臺北出差,他發現,島內媒體都細心留意了曾蔭權的“任內”一詞,并提醒說訪臺計劃距其2012年離任的時間已相當緊迫。
港臺民眾還有認知隔閡
“曾蔭權打出“港臺牌”,首先是香港戰略位置生變,兩岸三通已‘抽掉’香港這塊跳板,待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時,就是香港成為‘珠三角主要城市’之日。臺港關系的新生熱絡,對香港未來布局有特殊意義。”10月15日,臺灣《聯合報》發表特稿指出,如何在目前的兩岸關系中重新找回香港的中介角色價值,應是曾蔭權期望任內能完成的大事。
長期以來,由于香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政治制度,一直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兩岸中介角色。上世紀70年代末,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后,經香港的間接經貿交流和在香港中轉至大陸的臺灣同胞迅速增加。1992年,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香港會談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成為兩岸關系發展最重要的歷史遺產。而香港回歸后,亦進一步發展為兩岸民間的第二溝通渠道。
“但隨著兩岸接觸渠道越來越多,香港人很難不擔心香港‘橋梁、中轉’功能淡化后而被兩岸邊緣化。”曹景行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臺灣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岳則指出,港臺關系要深入發展,“僅設立一個協進會是不夠的”。盡管港臺地理距離近,但民眾心理上的距離比較遠。他坦言,在綠營勢力的宣揚下,一些臺灣民眾對香港常常抱有偏見,而部分香港民眾也對島內政治亂象投去異樣眼光。因此,“增進港臺民眾多層次的了解才能真正地促進港臺關系更健康的發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