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澳門已經迎來回歸祖國的第十個年頭。10年前,我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有幸全程參與了澳門特區成立的多項準備工作。那些日子,我是在澳門游子回家急切的腳步聲、興奮的呼吸聲中度過的。
回歸前夕的澳門三島,時值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但從大三巴到黑沙灘,從拱北口岸到灣仔碼頭,到處散發出微微的暖意,孕育著一種蓄勢待發的沖動。每天工作完畢,無論早晚,我總喜歡從辦公的新華社澳門分社大樓,徒步走回坐落在西望洋山腰的新竹苑宿舍,一路上過大街穿小巷,為的是多看看一張張喜形于色、近乎熱烈的面孔,耳際還能不時分享一首首熟悉的中國歌曲,不僅澳門同胞放聲高唱,土生葡人們甚至澳葡官員也加入合唱。我最喜歡的一首是由聞一多作詞、李海鷹譜曲的《七子之歌》,那飽含期盼的脈脈深情、隱藏憂傷的美妙旋律,經常撥動心弦、沖淡忙碌的壓力:“……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那時澳門的經濟和治安,在燈紅酒綠的外表下真可謂千瘡百孔,留給即將成立的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只有24.5億澳門元(接近當時匯率同樣數目的人民幣),連堂堂皇皇的澳督府里掛了幾百年的系列名畫一夜之間也全變成了贗品。回歸之初的澳門就像一個在外漂泊許久的流浪兒,帶著嚴重營養不良撲進祖國母親的懷抱。其時,亞洲金融風暴正烈,澳門這樣一盤家底不禁令很多人扼腕憂慮。
對澳門回歸后的前途,我始終充滿信心。祖國母親伸出了溫暖而堅強的雙臂,給予了澳門無私的關愛和支持。首任、連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帶領40萬澳門同胞勵精更始,安土樂業,一改回歸前GDP連續4年的負增長,掉過頭來以平均每年14%左右的速度扶搖直上,盡管禽流感、非典、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接二連三,10年的財政儲備竟達到了574.3億澳門元,并且依照國家的“十一五”規劃逐步實現以旅游業為龍頭、適度多元化的科學發展,開創出300多年未曾有過的蓬勃局面。國家主席胡錦濤曾親臨澳門,指出:“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央政府治國理政面臨的嶄新課題,同樣也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面臨的嶄新課題。”10年來澳門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發展,證明了我們黨和國家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回答好這個課題。
10年澳門一直在我心中,從珠澳跨境工業區的設立到蓮花口岸開通完善,從“9+2”省區經濟合作到CEPA、自由行,從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到東亞運動會成功舉行,還有小到輸送抗非典醫藥、穩定面粉等物價,大到調研經濟脈搏、關注社會動態……我都有幸盡一份綿力于其中,有幸見證了這片不到30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甚至震撼。每到澳門,我總要沿著半島的南灣大馬路或孫逸仙大馬路走走,再從西灣大橋上跨海,到氹仔、路環兩島走一趟,看雨后春筍般的各色建筑,觀光塔、立法會、終審法院、駐澳部隊軍營、新體育場館,以及高高在上的漢白玉媽祖巨像……有時還坐上公共巴士走馬觀花,與純樸、熱情的市民們直接接觸,所見所聞,真如同捧著一束灑著朝露的鮮花,富有感染力。
如今,我已經離開國務院港澳辦崗位,到了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澳門依然在我的心中。當《七子之歌》在我回憶里輕輕地、清晰地響起的時候,已是一頁翻過去了的歷史。10年前,我在珠海填過兩首詞,曾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的主席臺上呈請全國政協馬萬祺副主席指教——《如夢令·走訪東澳區有感》:“山靈水秀沙金,天然東澳好景。平波環綠島,最與港澳相鄰。相鄰,相鄰,‘一國兩制’風行。”《如夢令·迎澳門回歸有感》:“日月輝耀濠鏡,世紀更添喜慶。碧波綻寶蓮,恰與紫荊相映。相映,相映,一統中華日近!”這一祈愿,10年來既見之于澳門寶蓮綻放,又形之于祖國統一大業歷史步伐,甚喜甚慰。
衷心祝愿澳門蓮花常盛常放,祝愿澳門的明天譜寫出更加絢麗的篇章!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 陳佐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