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交通事務局委托澳門大學對“開放西灣橋下層通道供電單車使用”展開可行性研究工作,評估下層通道是否適合電單車行駛。
澳門大學機電工程系教授譚立武表示,由于西灣橋下層通道設計并非以機動車輛通行為主,需要考慮一氧化碳積聚等各種安全問題,研究工作希望以科學角度對安全問題作出具體結論。有關單位并表示希望在第一季完成測試及發布研究結果。
坊間多次要求開放西灣橋下層通道給電單車行駛,交通事務局去年12月開始,委托澳門大學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進行“開放西灣大橋下層通道供電單車使用”可行性研究,主要綜合評估通道能否適合電單車長時間通行的安全性,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傳媒18日下午獲安排,前往現場實地了解各項檢測工作。有關方面表示,研究工作包括通道的土建和機電設備兩部分,檢測人員需要對通道橋梁構造、行車路面、護欄系統及道路標志等進行現況調查,同時測量通風、消防系統、照明和訊息廣播系統等各種數據。
譚立武表示,設計較長的隧道對機電設施一般有特殊要求。以通風設計為例,由于西灣橋下層通道原先設計并非以機動車輛通行為主,通風設計未必以此為標準。如果讓電單車通行,需要考慮到管道內一氧化碳濃度及電單車尾氣造成的煙霧問題,否則駕駛者長時間處于一氧化碳濃度過高的環境中,可能影響駕駛安全,尾氣煙霧可能令視野變得模糊,存在危險。
譚立武表示,現時在機電設備調查方面,主要量度所有風口實際進出風量及管道內壓力分布情況,得出總體通風量后,再與國際標準比對,研究通風量能否達到電單車通行的實際要求。無論通風量足夠與否,在報告中都會有不同建議,也相信有條件可以適當改善,最終希望以科學角度對安全問題提出具體的結論。
交通事務局交通設備處處長賴健豪指出,現時只是初步的數據收集,假設有一定數量電單車進入下層通道,研究抽風系統能否應付電單車廢氣的排放量,否則有過多電單車排放物積聚管道內,會影響駕駛者健康與安全。西灣橋下層通道的設計并非供電單車使用,收集的數據將會與原有設計數據比較,希望在第一季完成有關測試及發布研究結果。
對于有關單位考慮規定電單車在西灣橋上靠左行駛,賴健豪指現時仍與治安警察局交通廳研究中,他強調有關方案會考慮到橋面交通的安全性,以及駕駛者的方便問題,有關單位同時會比較不同方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