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使命彷佛遠在晚清時期,但其印記卻近在咫尺。在香港最西北面的臨海草地上有一幢3層高的青磚碉堡,昔日背靠通往“革命基地”青山農場的山路,監視著對岸的清兵動靜。
1910年初,廣州新軍之役事敗的革命分子便在這里躲避清廷緝捕,圖謀再度起義。“白泥碉堡”如今已屹立百載,是香港唯一“健在”、與辛亥革命歷史有關的歷史建筑。
推翻滿清的夢,由孫中山于檀香山創立興中會開始逐步實現,早年與兄長赴檀香山經營農業和糖廠的廣東人鄧蔭南素有反清意圖,興中會剛成立,他便率先加入。因他槍法了得,又懂得制造炸彈,遂追隨孫中山前往香港謀事,在屯門青山農場擔任經理。
農場以種植畜牧為名,策劃革命軍事為實。據《國父在香港之歷史遺跡》記載,農場密庫儲藏軍械及炸藥,左面山坡設練習射擊的靶場,1902年的廣州大明順天國之役及1911年的黃花崗一役,事前革命人士皆在此集合、策劃及運濟軍械和糧食。
為無后顧之憂,鄧蔭南于1905年向香港政府購入稔灣蠔田旁邊(即現時下白泥浪濯村)一片土地,《國父在香港之歷史遺跡》作者羅香林指出,1910年初廣州新軍之役失敗后,鄧蔭南與革命黨人被清廷緝捕,他遂于稔灣用青磚與鐵枝建成碉堡和大廠,召集在逃人員,圖謀再度起義。
碉堡樓高3層,頂層設有兩個槍口,能遠眺清兵情況,鄧蔭南當時曾請新界村民趙易華協助開辟石路接連青山農場,碉堡遂成為青山農場的前哨陣地。碉堡旁設有大廠,鄧氏重操故業,經營榨糖及舂米,接濟流亡革命黨人。
碉堡一直被“隱姓埋名”,直至趙易華兒子趙信于1965年證實,加上年長村民楊奎伯憶述,兒時曾見過碉堡和糖廠中有革命黨人的活動,與《興中會史略》所述的歷史吻合,事件才曝光。
其實,碉堡、山路和看守革命重地的趙氏,至今仍緊守崗位。“爸爸臨終時跟我說:‘這屋是孫中山留下來,吩咐我們要好好保存它’”,看守革命碉堡之命,至今傳至第3代的趙炳賢,自懂事起,父親趙信已訴說碉堡由來,但革命對孩童來說,未免太沉重。在趙炳賢眼中,在只有數幢寮屋的村中,碉堡卻是你追我逐的好地方。“我們一家十多人都住在碉堡,當時村中兒童都會來玩,跑到閣樓,伸手到槍口底部,從兩層青磚間竟掏出短槍和子彈,很好玩﹗”教他回味無窮的,還有在家中找到像是日本軍用劍。
直至小五時,老師談起孫中山的歷史,趙炳賢才發現自己原來居于扭轉國民命運之所,“感到很自豪,看守這里,便覺得自己為協助孫中山出了少少力”,他指早年更收到臺灣國民黨寄來的信件,感謝他們看守碉堡。
今年55歲的趙炳賢雖已搬離碉堡,但每周仍會回來開一開門,好讓碉堡“透一透氣”,眼看屋內出現裂縫,木梁遭白蟻侵蝕,他希望碉堡早日獲特區政府照顧,并開放給公眾,讓下一代了解革命歷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