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七日電 題:周南:回歸十年念小平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香港回歸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切實可行的。撫今追昔,鄧小平先生在香港回歸關鍵時刻做出的關鍵性指示,依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原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詩人外交家”周南,近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看主流 “一國兩制”切實可行
將屆耄耋之年的周南說,香港回歸十年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周南說,回歸十年來,從主流方面看,香港保持了政治上穩定和經濟上繁榮的大好局面。基本法從總體上得到認真貫徹。經濟渡過亞洲金融危機、樓市下跌、“非典”肆虐等困難,實現復蘇且保持在較高位上運行,并進一步發揮了與內地經濟的優勢互補關系。人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港人對祖國的歸屬感也不斷增強。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慶賀的。
他指出,從過去十年的實踐中,人們取得的一個重要共識是:維護好香港的持續繁榮與穩定,是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而維護持續穩定,又是維護持續繁榮的基礎。為此,就需要進一步全面貫徹和落實基本法,并不斷增加有利于穩定與和諧的因素,逐步減少和排除不利于穩定與和諧的因素。在政治體制方面,應該堅持由基本法所確定的行政主導的原則,堅持按照循序漸進和均衡參與的原則來逐步擴大民主機制。所謂立即“雙普選”,是不符合基本法,也是不利于維護香港持續繁榮與穩定的。
周南說,在經歷了“居港權案”和香港政制發展等具體現實問題的處理后,人們更深切地認識到,“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能割裂開來。在國家主體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特區在繼續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實行高度自治的同時,又必須切實維護國家的主權和統一,必須切實尊重和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
周南說,香港良好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珍惜。隨著祖國的日益繁榮強盛,香港的發展前景良好,是有切實保證的。這是主導的一面,與此同時,也要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
憶往昔 關鍵時刻關鍵作用
說起一代偉人鄧小平,周南總有說不完的話。曾擔任中英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并代表中方草簽《中英聯合聲明》的他說,“一國兩制”構想是小平提出來的,現在回想起來,香港問題談判以及談判之后整個過渡時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在關鍵的時刻,在關鍵的問題上,小平做了關鍵性的指示。“沒有小平,有些問題不會解決得那么好。”
周南說,談判是艱苦的,當中波折不少。如一九八二年九月,小平第一次在北京會見撒切爾夫人。面對咄咄逼人的“鐵娘子”,小平強調主權是不能談判的,并說了重話。他說,我們希望通過和談解決問題,以兩年為期,如果兩年談不攏,將單方面做決定公布,而且希望香港不要發生動亂,否則我們要重新考慮收回香港的時間和方式。當時大家說,“鐵娘子”碰到“鋼鐵公司”(小平)便無可奈何了。
另一個是關于駐軍問題。在一次公開接見香港各界人士的時候,香港記者照完相要離開,小平叫住他們,說你們先不要走,我要講幾句話。他說為什么英國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的時期可以駐軍,回歸、成為中國自己的領土了,反而沒有權駐軍,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小平一生氣、一發火,英國人才不敢再提了。正所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英方的“三個條約有效論”、“主權換治權”、“完全自治”、“三腳凳”、打“民意牌”、“經濟牌”等主張和圖謀先后遭到挫敗。按照小平的一系列指示,中國方面堅持原則并體現一定靈活性,克服種種障礙,終于與英方在一九八四年九月最終達成協議。“這距離小平所規定的時間,即通過外交談判在兩年內達成協議恰好符合。”
協議達成后,進入起草香港特區基本法的階段。小平抓住了基本法中的關鍵問題,即未來香港特區究竟應該建立什么樣的政治體制的問題。小平說,香港不但需要一個穩定的經濟制度,而且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制度。他主張采取行政主導的方式。有人提出普選,他說普選是不是就一定能選出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港,他不大相信。后來他說,即便搞普選也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來。按照小平的這個思想,草委們經過磋商達成共識,即按照循序漸進和均衡參與的原則來發展香港的民主政治。
九十年代初,英國政府錯估中國形勢的發展,想推翻中英協議。彭定康單方面拋出了所謂的“政改方案”。當時小平一針見血地指出:“英國是以搞‘政治民主化’入手,企圖在回歸后延續其對香港的管治,這是對中國主權的挑戰。”他要中方人員“一定要堅決頂住,一點都軟不得”,“在主權問題上一分一毫都不能讓步,更不能說一寸”,“如果他們一意孤行,我們就另起爐灶”,“我八二年同撒切爾夫人講的,在必要時在另外的時間和采取另外的方式解決香港問題,今天仍然有效”。正由于我們堅決貫徹了小平的指示,才保證了香港的順利回歸。除此之外,小平還不止一次地公開指出,香港還存在著來自其內部和外部的不安定因素,要人們加以警惕和認真對待。對照十年來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不能不驚嘆他老人家的遠見卓識。
邀訪港 小平回應“繼續奮斗”
周南說,小平逝世,港人流露出來的不舍之情讓他仍記憶猶新。“一九九七年二月,那天晚上,我已經睡下,突然接到了北京發來的急電,告訴我們小平逝世了。所以我們連夜布置靈堂。一連幾天,眾多香港市民趕來吊唁,一見靈堂,有的痛哭流涕,有的下跪,還有的知道小平吸煙,便買了好煙,放在靈堂之上。后來,我們拍了錄像,做成帶子送給鄧辦,鄧家的幾位子女都要一份。”
周南還講到,小平生前,他曾當面轉達港人希望邀請小平“九七”訪港的愿望。“一九九二年小平‘南巡’,我從香港趕到深圳。見面時,我說:港人都期待著九七年回歸的時候,在香港看到您,希望您屆時能到香港訪問。小平說:‘好哇,好哇,還要繼續奮斗啊!’”
談愿望 想去臺北故宮看看
賦閑在京,周南仍手不釋卷,除了大量看文史方面的書籍、寫詩、會客之外,還保持一項主要運動:游泳,每星期游兩至三次。談到個人愿望,周南說,世界上大多數地區都去過了,現在年齡大了,別的地方不想去了,只是想去寶島臺灣看看。
記者注意到,周南家中會客室上的墻上,除了一幅他陪小平會見客人的照片,還掛著南宋書法家宋琚的條幅和一幅明代文征明的繪畫。周南說:這是臺北故宮的復制品,是我女兒前兩年去臺灣開學術研討會時買回來的。如果有機會去臺灣,我的第一個選擇是臺北故宮,聽說那里有很多珍貴的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代文物,“可以搬把凳子仔細看上兩三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