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8歲的夏佳理,是上任僅一年多的香港“股壇老大”。2006年,香港交易所自合并上市后進行了最徹頭徹尾的一次改朝換代,夏佳理的上任結束了李業廣時代。
從賽馬會主席到交易所主席,香港回歸這10年也是夏佳理人生轉變的10年。目前港股正處于歷史上最活躍的時期,內地A股暴漲、人民幣升值、QDII開閘、國際間證交所并購等在催升港股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挑戰。但這位“股壇老大”卻淡定得很,他說香港交易所未來不僅是亞洲“老大”,還是全球中心。
夏佳理印象
很多人看到夏佳理時,都會自然地稱呼他為“夏先生”,好脾氣的他點頭只是笑笑。實際上“夏佳理”才是他的姓。父親是印度人,母親祖籍廣東順德的夏佳理,外表看起來確實不像典型的華人。
雖然已年近古稀,但是他卻有名人中少見的活潑和好動。這么一位在香港舉足輕重的老人家,專訪過后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竟然是“頑皮”——在我們給他拍照時,他對著鏡頭做出數個可愛的鬼臉來;在交談中,他臉上的表情也是少見的豐富,好多時候說完,人家未笑出來,自己就先笑了個沒完。
同時,他的普通話在我們專訪的名人中也是少見地“普通”——即使連聽提問,都需要通過助手進行翻譯。擔任港交所主席對這位老人來說是一種挑戰,因為需要經常同內地公司打交道,對僅僅熟諳英語及粵語的他很不簡單。然而年過六旬的他卻很有毅力,專門聘請一個家庭教師學習普通話,“之前學了兩個星期,碰上休假,回來又不記得了,難度很大”。他也很有信心,認為自己在一兩年后一定可以運用普通話來進行簡單交流。
我想,也許正是這種毅力和自信,才成就他最終坐上了香港幾個讓人矚目的位置。
記者手記
對夏佳理的專訪在裝修一新的香港交易所進行,門外就是忙碌的交易大廳。由于出任交易所主席之前,他是香港賽馬會的主席,所以有人說,在“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中,他“一人占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他樂呵呵地說,自己是“一人占三”。
關于回歸:
香港發展比我意料中還好
記者:有人說,鄧小平說的回歸后“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你一個人代表了兩大項目。
夏佳理:(笑)不止不止。我三樣全占了,我也很愛跳舞啊。我很贊賞鄧小平先生的這句名言,不過由于現在香港開放賭球,還要加一句“波照賭”。說“一國兩制”好復雜,一句“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普通市民一聽就心知肚明了,簡單又清楚。
記者:回歸10年,您感受到的是一個怎樣的香港?
夏佳理:上個世紀80年代,中英談判,發表聯合聲明,我很多朋友都擔心香港的前途,移民。但我沒走,對香港很有信心,香港始終是我的家。回歸這10年香港發展得比我意料中還要好。香港這個小小的城市,經歷這么多打擊,都能重新站起來,我們應該更有信心,未來十年一定會更好。
記者:10年里,香港證券市場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夏佳理:從交易所來看,1999年我們把證券、期貨都合并一體,把不同證券市場全部合并,成立股份制公司,這樣市場監管就比較簡單,并實現私有化。合并后公司變成一個專業的管理公司,無論在風險管理、提供服務、科技發展平臺問責管制能力方面,都有很大進步。香港證券和期貨的監管單位委托香港交易所做所有上市公司的監管。
但因為是個公司,我們本身的角色很獨特,既是監管者,本身也在市場里,既要監管又是上市公司,我們唯一不監管的就是自己,受香港證監會監管。
記者:與10年前比較,香港交易所有什么最大的變化?
夏佳理:可以先舉一些數字。1997年內地企業在香港交易所占的總市值大約是兩成,平均總成交量少于四成;但到了今年已有375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數量占總量1170多家的三成。香港交易所的總市值一半來自內地企業,成交量是六成。
2006年10月,工行在香港和上海同時上市。如果是在15年前,就可能是香港跟紐約或者香港和倫敦,而不可能香港和上海。在很短的上市時間里,我們的招股量卻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共有220億美元。
可見,在回歸后我們依靠將內地“活水”,也就是優質的內地企業引入港股,在改變港股單一結構的同時,又賦予了市場新的活力。開通了國企集資大門,令港股市值快速增長,這就是我們的最大變化。香港交易所成功地成為內地企業的一個籌集資金平臺,通過這個金融平臺,全世界的金融業看到了中國迅猛的經濟發展速度。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