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25日在紐約出席哥倫比亞大學“第四屆中國問題座談會”時指出,中美雙方應立即行動,致力于塑造一個新的健康、穩定、合作的中美關系,這才是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中國認為,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有一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那就是中美關系。今年是尼克松總統對中國破冰之旅36周年和中美發表建交公報30周年。上世紀70年代,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和尼克松、卡特為代表的兩國政治家高瞻遠矚,為兩國關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自此,兩國關系克服種種挑戰,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30年后,中美關系的現狀如何呢?今天,中美兩國的共同戰略利益如此之多,兩國的合作如此之廣泛。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并共同推動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兩國還在維護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進行著廣泛的合作。兩國在防止核武器擴散、反恐、加強能源安全、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國際金融秩序、防止流行疾病傳播以及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的自由貿易等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
誠然,中美關系復雜紛呈,由于雙方的國家利益不同,文化與信仰不同,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有差距,有時彼此還缺乏了解,雙方難免會有分歧。
例如,在貿易與金融方面,一些美國人覺得中國人占美國的便宜,而一些中國人覺得,美國占中國的便宜。而我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安排。事實也證明了這點。
此外,在價值觀方面,美國人深信人權、法制與民主。而我看,中國人其實又何嘗不是如此。
事實上,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進步,并未得到足夠的了解。當你在觀察中國在某一個特定時刻的靜止畫面,你總會找到一些令人不滿和想去批評的東西。但公平地說,如果你仔細地去觀察一個跨越較長時期的動態電影畫面,你就會發現中國在人權、法制與民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比10年前的中國和今天的中國,你會看到這種變化是巨大的。
我現在想就西藏問題說幾句。3月14日西藏發生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后,我同許多中國朋友談到此事,有香港的、大陸的以及海外的。大家的反應可以歸納為三個字:悲傷、憤怒和難以理解。
悲傷,是因為那些無辜的生命被暴亂奪走。
憤怒,是因為這是流亡海外的西藏組織策劃的暴力事件,企圖在奧運會前給中國政府施加最大的壓力。奧運會不僅是代表和平、友愛和國際友好的盛事,每一個海內外中國人民都對能主辦奧運感到自豪和榮耀。
難以理解,是因為西方反而指責中國在西藏實施壓迫和違反人權。
現在,我想給你們幾組數字,對比一下西藏近50年來的變化。在50年代的西藏,只有2%-3%的適齡兒童能到寺院和私塾去接受宗教教育。今天,90%以上的適齡兒童能上小學。現在西藏有900所小學、110所中學和4所大學。
50年代,西藏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今天,提高到67歲。醫療網正在逐漸覆蓋西藏全境。
50年代,西藏經濟幾乎一片空白,GDP僅為4000萬美元。今天,西藏的GDP達到45億美元,人均達到1500美元。在就業和教育等方面,藏族享受著許多優惠政策。從50年代以及此前的很長很長時期,西藏的人口一直徘徊在100萬。今天,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已經達到280萬,其中265萬是藏族。西藏人口的增長,充分印證了西藏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好。
了解了這些事實,你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對西方指責中國在西藏實施壓迫和違反人權感到困惑不解。我們深知,我們要不斷完善我們的工作,推動西藏的繼續發展。我希望你們根據事實得出自己的判斷。當然,最好是親自到西藏和中國來看看。
中美關系不僅對現在,而且對我們的下一代都至關重要。我們不能讓誤解之墻橫亙在兩國人民之間。我們必須心平氣和地探究事實,對我們的分歧,要充分溝通、相互理解和妥善處理。中美關系必須不斷向前發展。
中美兩國利益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上,如核武擴散、反恐、能源安全、環保、氣候變化和國際金融秩序等,中美的協調與合作有著極大的迫切性。此時此刻,我們應該立即行動,致力于塑造一個新的健康、穩定、合作的中美關系。這才是我們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哥大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的東亞研究所在中國研究方面享有盛名。哥大應該以更加智慧、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姿態,在推動中美友好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