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鄧小平復出,身在香港的他為了長久期待的實現設宴歡呼;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簽署,時任香港客家商會會長的他宴開百席,慶祝這一重要歷史時刻;1997年7月1日,在香港政權交接現場,他振臂高喊“祖國萬歲”……他,就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
“沒有鄧小平,就沒有中國今天的進步和富強,也沒有香港的今天。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無法用語言形容。”鄧小平逝世十周年之際,曾憲梓在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中英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前,很多香港市民擔心自己的生活被改變,很多人想移民海外。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簽署后,香港形勢明朗了,市民的信心得以恢復,香港開始穩定地進入過渡期。”曾憲梓說。
曾憲梓表示,“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的提出和實施,既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洗刷了民族恥辱,同時又保障了香港的繁榮穩定,保持和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航運等中心的地位,使香港在祖國改革開放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在過去100多年來,香港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具有巨大的投資能力,對世界經濟影響很大,一直都是內地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因毗鄰內地,世界很多企業紛紛以香港為平臺進入內地。許多香港民眾走遍世界后,最終愿意回到香港生活,這是最適宜他們生活的地方。”
曾憲梓說:“鄧小平以超然的智慧、膽識和人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設想,這充分地體現出他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質。”
“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并在回歸后繼續保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得益于‘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以及香港基本法。但是,如果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政策,沒有祖國內地的日益強大,這一切無法想像。” 親歷祖國改革開放歷程的曾憲梓特別強調:內地改革開放以來的驚人發展,以及在世界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直接影響到香港的順利回歸,以及香港今天的穩定和發展。 他分析說:“祖國內地這個‘大后方’的不斷開放和發展,政治局面的日益安定,增強了香港民眾對回歸祖國的信心。回歸以來,香港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以及非典的重創,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依然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而且成功確立了自己作為進入內地的金融通道地位;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實施,‘個人游’的開放,對香港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正面影響。香港與內地真正進入了相輔相成、共同繁榮發展的最好時期。”
曾憲梓表示,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港市民將越來越感受到“一國兩制”的偉大,“這些年,無論在什么地方,我都說這兩句話:香港亂不了,香港一定好”。
“說起來,這一切都離不開鄧小平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曾憲梓深有感觸地說。
“10年前,鄧小平先生去世的消息傳來,我十分悲痛。這也是香港市民的共同感受。是他為香港設計了這么好的藍圖,香港市民從中看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就在香港就要回歸祖國前夕,他離開了我們,最終也未能實現他要來香港走一走、看一看的夙愿,這不止是他個人的遺憾,也是全體香港市民的遺憾。”說到這里,曾憲梓滿懷感慨。
他特別表示:無緣與鄧小平見面,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我對鄧小平的敬仰難以用語言形容。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他以他的政治作為實踐著他作為中華民族之子的責任和忠誠。我相信香港市民會永遠銘記他的豐功偉績。”
“真正偉大的、負責任的政治家,就是在歷史重要時期,敢于作出最實事求是、最正確的抉擇,勇于對歷史和未來交代。鄧小平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我們懷念他。”曾憲梓最后說。
(記者: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