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表示,盡管10年來法律爭議不可避免,但法治與司法獨立已成為香港社會基石,法庭也充分保障港人的自由、權力和職責:“在穩固基礎下,任何風浪都不會摧毀法治及司法獨立。”他堅信大家維護法治的責任,始終不變。
法治,在李國能眼中從不是法官個人獨唱,而是一首合唱的歌,有歌詞、有曲譜,還需要大家齊心唱和。
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
為保公平公正,法官對事對人總保持一點點的距離,盡管面對出色的“徒弟”—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基于雙方工作范疇有別,李國能也只笑說:“我不會問他不適合的問題,他不會問我不適合的問題。”
外間很少聽到李國能發表個人意見,原來一臉嚴肅的他,也有幽默的真情流露。正如他打趣說:“法官并非第二個星球來的人。”在回歸10周年前夕,作風低調的他破格接受訪問,細說10年香江法治發展。
李國能在回歸前夕接受任命,執掌香港最高司法機構,那一刻心里也曾盤算著工作艱巨,但基于中國是自己的祖國、香港是自己的家,加上心底對“一國兩制”的一份信心,他毅然接受挑戰,重任一扛已十年。
特首尊重維護法治
他說:“‘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構思,實行《基本法》的過程中,無可避免有好多挑戰,將來挑戰可能陸續有來,但經過這十年,我們看到經過一個過程,挑戰是可以處理的。”回看十載風云,他字字鏗鏘地說道:“10年來,董特首也好,梁司長(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也好,曾特首也好,黃司長(黃仁龍)也好,他們對法治及司法獨立的基本原則,是完全尊重及維護的。”
置身香江變幻的時代,身為法律界的“頭號人物”,叫他最深刻難忘的,是1999年因居港權判決引起的釋法問題。
他形容相關案件是終審法院第一宗涉及《基本法》的案件,不單涉及居港權人士爭取家庭團聚的切身問題,還有關香港法律界對維護香港制度,與內地法律專家有不同看法,加上特區政府當時經歷金融風暴,他當時已很了解有關判詞會有深遠影響,往后的爭議也富有挑戰。
釋法未動搖港法制
香港法律界曾形容首次釋法等同特區政府自毀本港司法制度的長城,李國能強調,香港法制并未動搖,“人大釋法是我們的法律制度,我們憲制安排的一部分,香港法律界及香港人一定要接受,這是《基本法》的規定,但因為兩個制度很不同,兩個法律制度也很不同,所以講解釋《基本法》問題,兩個制度有不同看法。”
他重申,人大必須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考慮行使釋法權,這是特區政府的立場,據他理解中央對此也沒有異議。
李國能出任首席法官時曾表示會捍衛本港司法獨立,兩年后已遇上考驗,向來低調沉默的法律界更走上街頭。
言及于此,他百感交集,但坐在法官位置,個人感受從不是考慮因素,他清楚個人責任是遵守法律及解釋法律,“法官穿起制服工作的時間,是提醒你客觀,根據法律不偏不倚去處理,私人感受,開心也好,不開心也好,與審案無關的。”
法院判案不受行政干預
他重申,司法獨立原則及保障在普通法的管轄區很普遍,香港司法機構在《基本法》下,其獨立性同樣是充分獲得確認及受保障,法院判案不受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公共或私人機關干預,有公平公開的審訊。
李國能表示,這些原則在《基本法》中已受到充分保障,包括法官委任等不少條款,也展現司法獨立是香港社會制度的基石。
吸引精英進司法機構
展望下個十年,他重申法律界必須汲取十年經驗,繼續維護法治,并吸引有質素人才投身司法機構。
他形容,今天終審法庭的聲譽已經建立,但一定要繼續努力,又指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是未來重大工程,主體法例已提交立法會,“幾十年只有一次機會,要落實得好。”(曾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