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將宣布參選連任。港報回顧曾蔭權2005年參選時提出的“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政綱時指出,曾蔭權施政承諾多已兌現。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多個民意調查中,經濟發展一直被香港市民選為第3任特首優先處理的工作。曾蔭權曾在競選政綱中作出要全方位發展經濟,承諾要改善香港市民生活環境,這目標是否得以實現呢?
關于此點,數字可以代為解答:根據特區政府31日公布本財政年度首9個月的財務狀況,截至06年12月,政府錄得58億元的財政盈余。
12月份的盈余為94億元,主要來自賣地、利得稅及薪俸稅的收入。而去年4至12月的整體支出為1,690億元,收入為1,748億元。財政儲備在06年12月31日為3,165億元。
另外,經歷了金融風暴及SARS疫癥等大風波的挑戰,香江經濟陷入低谷,特區公共財政更曾在03/04及04/05財政年度一度升至780億的龐大赤字。不過,隨著特區政府力推“個人游”、“CEPA”及其它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經濟全面復蘇,公共財政終在05至06年度達至收支平衡,并提前3年實現收支平衡,同時上年度政府開支亦降到占本港GDP的16.4%。
同時,外匯基金更創下自01年有季度紀錄以來新高,光是去年首3季的投資收益已達678億元,而財政儲備分帳有190億元,已超過今年財政預算案訂下的182億元目標。
踏進06年,香港的經濟得到全面復蘇,單是去年首3季本港經濟增長已達6.8%,相信可達到全年6.5%的增長目標;恒生指數創歷史新高,港股指數及股值亦一再打破紀錄,超過2萬點及13萬億元。經濟持續復蘇亦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本港失業率已從03年的8.7%,跌至4.4%的6年低位;就業人數升至351.43萬。
不過,特區政府并沒有因此而自滿,而是采取“居安思危”的策略。為應對國家“十一五”規劃為香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開設了滬榕辦事處、爭取擴大個人游遍及泛珠省會、訂立CEPA第三階段及擴大人民幣處理業務等。此外,曾蔭權親自主持了《“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轄下4個小組亦已提交并公布了綜合各方意見的切實可行的行動綱領。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