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門十二月十六日電 題:澳門進入了什么時代?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過幾天就是回歸八周年紀念日了,近來澳門各類慶祝活動扎堆,最后一家擁有賭牌的娛樂場——美高梅金殿也要開業了,再加上圣誕節臨近,澳門街頭喜慶氣氛濃厚。
前幾天與一位香港的朋友碰面,朋友說起英國體育代表團明年要到澳門進行奧運前的集訓,頗感驚訝。說以歷史淵源來看,英國隊集訓到香港順理成章;英國隊舍香港去澳門,看來澳門的吸引力不一般。
最近澳門讓香港人驚訝的事不少:澳門上演的桑普拉斯與費德勒網球爭霸賽在香港一票難求;澳門新會展設施面積超過香港同類場所,吸引一些會展移師澳門舉辦;香港一旅游協會九月在澳舉辦年會,主題竟是“澳門:是朋友還是敵人?”。香港開始把“小弟”澳門視為競爭對手,前所未有。
今年以來的澳門,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度假酒店“威尼斯人”落戶路氹填海區荒地之上;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成功舉辦;頭三季度博彩業收入及政府稅收即超過去年全年;游客增加兩成預計全年超過兩千六百萬;全面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城市輕軌系統線路確定……
特首何厚鏵在二〇〇八年施政報告中稱,澳門已初步完成建區前期的摸索,進入一個具有基本發展定位、社會參與有所提升的階段。
澳門進入了一個什么時代?坊間有幾個說法。但不管叫什么,澳門現在所處的時代環境與建區初期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八年前,沒有人預料到這個小城會有今天的發展規模。澳門特區從建立之初到現在,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翻了一番還多,去年超過兩萬八千美金,失業率從百分之六點三下降到百分之三點一,人均收入增幅超過六成,博彩業收入則超過美國拉斯維加斯。
澳門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澳門,幾件大事不能不提。
一是二〇〇二年特區政府開放了賭權,博彩業由一家專營變為三家分營,進而演變為六家競爭。新加入“濠江逐鹿”的博企資金來自美國、澳洲、港澳等地,并帶來了新的經營理念,使澳門傳統博彩業短時間內質和量都出現大的提升,造就了二〇〇四年以來的爆炸式發展;
二是二〇〇三年中央推出的內地居民港澳“自由行”政策。當年內地游客就超過香港游客,成為澳門的第一大客源,近幾年來,內地游客增幅達到百分之三十二,在去年二千二百萬游客中,內地占五成五左右。
“自由行”政策為澳門旅游娛樂業帶來了旺盛人氣,而同年推出的《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則為澳門商界充分利用內地廣闊市場提供了更多機會。
三是二〇〇五年,在中央支持下,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為澳門增加了一張鍍金的城市名片,豐富了澳門旅游的內涵。同時,在澳門這個彈丸之地,如何兼顧保護世界遺產和城市發展又成為一個新的挑戰。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澳門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利益格局的急速調整不可避免帶來一些不平衡、不協調的現象。如博彩業一業獨大的負面影響,部分弱勢群體無法充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社會問題趨于復雜,而歐文龍涉貪大案也暴露了澳門在制度、廉政建設方面的漏洞。
如何厚鏵所言,“對于一個相對傳統的社會,帶著有限的適應能力,極其迅速地接受現代化轉型和發展的洗禮,造成同一空間內兩個不同時代板塊的碰撞,從而形成快速積累的社會矛盾。”
新的時代特征首先要求政府施政更多地從技術層面提升到政治層面,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澳葡政府遺留的法制滯后、廉政不彰的問題也需要政府及立法、廉政機構努力加以解決。
澳門是社團社會,大小社團三、四千個。在社會觀念、訴求日趨多元的背景下,社團如何既反映所代表群體的利益,又能凝聚共識,真正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中堅力量,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隨著外資的大量進入,今天的澳門正在迅速國際化,一舉一動日益受到外界關注。澳門已不再是那個純樸、寧靜、“雞犬之聲相聞”的偏僻小城了,澳門市民也需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包容的態度看待社會的變遷。
有中央和內地省份的支持,有特區政府的勵精圖治,有澳門社會的和衷共濟,澳門的長期繁榮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