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6日電 綜合媒體報道,被困礦井2個多月的33名智利礦工終于重回地面,目前已有31人獲準出院回家。33名礦工大難不死,享受著英雄般的待遇。而智利創造的人間奇跡深受世人贊嘆。整個救援行動顯示,人的意志和耐力不可限量。雖然花費巨額資金,但智利的行動體現了救援有價人命無價的理念。
31名礦工回家團圓
被救出礦井的33名智利礦工,截至15日已有31人回到家中,仍有2人繼續留在醫院接受治療。
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紐曼恩(Paola Neumann)說,2名礦工已被轉移到其他診所,接受進一步治療。一人需要做牙科手術,另一人則罹患腦震蕩。
經過仔細觀察,位于礦井北部的醫院15日決定允許28名礦工出院,他們沒有接受守護在醫院外媒體記者的采訪。
14日,3名智利獲救礦工被醫院開綠燈,率先獲準出院回家休養。
智利總統皮涅拉14日前往醫院探望礦工,祝賀他們重獲新生。礦工們刮了胡須,身穿病號服,依舊戴著避光墨鏡,在醫院拍下了出井后的第一張大合影。
享受英雄般待遇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33名礦工受困地底兩個多月后,終于重見天日,一夕爆紅的礦工們明星光環加身,各方的邀約與贈禮如潮水般涌來,除了金錢,還有各式好康禮物,甚至有女藝人表示愿意私下為所有礦工一對一表演脫衣舞。
走唱鋼琴手出身的智利礦業鉅子法卡斯(Leonardo Farkas),已備妥33張面額各500萬披索(約6.9萬元人民幣)的支票。法卡斯是智利鼎鼎有名的慈善家,他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礦工們早日展開新生活。
智利國營Codelco銅礦公司的員工也發動捐款,希望為每位礦工募得600美元。
眾人獲救前,Oakley就贊助礦工護目墨鏡,以保護他們的眼睛。平安脫困后,好康禮物更是多不勝數。
美國蘋果公司將贈送每位礦工一部新款iPod Touch。希臘Elmin Hellenic礦業公司招待所有人免費攜伴一人,前往愛琴海小島度假一周,讓經歷漫長苦難的礦工“享受碧海藍天”。不過由于名額有限,大小老婆擺不平,礦工家屬鐵定要為此吵翻天。
西班牙、英國的足球豪門皇馬與曼聯隊都邀請礦工親臨球場。礦工身陷地底時,皇馬的教練團與球星已送上33件簽名球衣為他們打氣。出身礦工家庭的曼聯傳奇人物查爾頓爵士(Bobby Charlton),則以錄音帶力邀礦工們到老特拉福球場一游。
輸人不輸陣,參加智利真人實境秀的藝人亞德里亞娜(Adriana Barrientos),則以另類好康振奮礦工的精神。她表示愿意為所有礦工大秀脫衣舞,而且人人有分。“一對一私下表演脫衣舞,正是能激勵他們的方式。”
專家:媒體夸大礦工健康威脅
智利礦工被困69天后被集體救出的故事,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人文關懷。營救礦工的報道中,大多數新聞將目光對準了礦工的身體健康,但專家們指出,這些報道故意夸大了礦工們面臨的健康威脅,存在“神話般的”成分。
據美國媒體報道,被派駐營救現場的美國NASA空間醫藥專家詹姆士•波克表示,媒體的不實報道可能源于人們不完全了解局勢。
據悉,多家媒體稱礦工面臨著眾多身體疾病的威脅,其中之一是減壓病,也就是俗稱的“潛水員病”,指潛水員從深水中忽然回到陸地上時體內的氣壓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時引起的一系列不適癥狀。“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些礦工所處的海拔位置正好在海平面上,而煤礦的入口比海平面要高。人們卻誤以為礦工所處的位置在海平面以下。”波克說。
有媒體報道稱,井下狹小的空間將減弱礦工身體的靈活性,導致他們產生血栓。但醫學專家們發現,這并未在智利礦工身上發生。
“這些礦工每天做定量的運動——搬運石頭等工作,一來鍛煉身體,二來可以使得運動空間更大,方便日后逃生。”波克說。據報道,其中一位礦工每天往返跑數英里。因為適當運動,這些礦工被查證沒有血塊病、心臟疾病和其他病癥。
也有人猜測,礦工們長期缺乏陽光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失癥和軟骨病。據報道,智利衛生部預料到了這一點,因而在營救行動之前給礦工運輸了大量的維生素D3作為營養補給。這也是NASA推薦的一點。
另外,也有人認為,礦底氧氣稀薄,礦工們或遭遇供氧不足,出現身體低氧狀態,從而導致頭疼、易疲勞、呼吸急促和惡心等癥狀。但據波克介紹,礦底的通風環境非常好,含氧量也達到了21%,因而不存在缺氧問題。以上這些因素為礦工的成功脫困營造了條件。
人的意志和耐力不可限量
臺灣《聯合報》15日發表社論稱,智利礦工救援事件,教會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救災中的“時間”及“成本”。在礦坑崩塌17天后,礦工們才被搜救者發現都還活著。由此可見,人的意志和耐力不可限量。此外,整個救援行動花費近兩千多萬美元,救援有價,人命卻是無價的,救援成功的甜美果實,豈能以金錢計算?
社論稱,這項史上最漫長的救援行動,對地面營救者而言,是艱巨的工程;對地下受困者而言,則是身心的嚴酷挑戰。難得的是,地面上的人步步為營,沒有失手;而地下的人相互鼓勵,沒有人崩潰。這次行動被稱為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救援,原因就是地上與地下的彼此呼應、打氣、配合,在絕不放棄的信念下,使所有受困者得以走出煉獄,重返人間。
此一事件,教我們如何重新審視救災的“時間”及“成本”迷思。過去臺灣的災難救援工作,存在著“黃金72小時”的鐵律;認為過此時限,受難者生還機會渺茫即告放棄。這次,礦工們是在礦坑崩塌17天后,才被搜救者發現都還活著。坑道避難所的設計發揮了作用,那里的空氣和飲水雖僅足兩天之用,搜救人員卻仍持續不懈地搜尋,探鉆通風井歷經七次失敗,終于探測生還者的蹤跡。人的意志和耐力不可限量,由此可見。
再看,整個救援行動因為要不斷深度掘挖,不僅危險度極高,經費更是驚人。高達六億多元新臺幣的救援花費,平均起來,花在每個礦工身上的費用高達兩千萬元。但是,救援有價,人命卻是無價的;明知有三十多人身陷于此,政府再怎么拮據也要用盡方法把人救出來。救援成功的甜美果實,豈能以金錢計?
在救援過程中,智利政府的表現可圈可點。它提出的營救方案,步驟分明,地上、地下兩路并進;同時,為了防止救援失敗,還提出備用計劃同步進行。例如,鉆挖救生坑的行動,采取A、B兩路同時進行;A計劃挫敗后,又立即啟動C計劃,在另翼開挖。如此,雖大幅增加營救成本,卻是保證礦工得到最佳救援機會的不二法門。
智利的礦場一向聲名不佳、安全堪虞,但智利政府透過這次救援行動,包括對受困礦工的飲食及身心健康維護,包括軍方配合打造了“鳳凰號”救生艙,乃至邀來美國探鉆專家的協助,使得一場救援行動完美落幕。一場災難以喜劇收場,不僅凝聚了智利人民的心,也贏得了世界的掌聲。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忠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