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拯救“金融危機”為核心出發(fā)點的G20何去何從,正面臨嚴重考驗,G20應該盡可能避免因成員國過多而造成的“議而不決”劣勢。
11月11日,G20峰會將在首爾拉開帷幕,這也是G20機制形成以來的第5次G20首腦峰會。
很顯然,G20峰會因全球金融危機而生,G20機制在金融危機中確立了自己的國際地位。盡管G20確立了機制化之路,還將繼續(xù)把脈全球經濟的發(fā)展脈搏。但隨著“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早在6月G20多倫多峰會召開時,就開始引發(fā)對G20未來作用的質疑。
面對金融危機艱難時刻的遠去,G20應如何適應“后危機時代”這個新的國際環(huán)境,如何完成從“拯救危機”使命到“經濟復蘇”使命的轉換,似乎變得迫在眉睫。
本報記者 毛玉西、李明波
1、商討議題:
議題趨于細化與分化
盡管G20首爾峰會的議題中,依然包括經濟復蘇、金融監(jiān)管等涉及全球經濟的議題,但從歷次G20議題的變化趨勢來看,伴隨著金融危機最艱難時刻的過去,G20協(xié)商的議題呈現(xiàn)出更加細化、更加分化、達成共識更難的趨勢。
2008年11月在華盛頓首次召開的G20峰會,首次提及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當時,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機引發(fā)發(fā)展中國家對不公正國際經濟秩序的聲討。如今,首爾召開的第五次G20峰會,終于就IMF改革的具體方案達成了一致,落實了前4次G20峰會逐步達成的共識,共識的達成花費了2年時間。
從第4次G20多倫多峰會以來,二十個成員國針對金融監(jiān)管、銀行稅、金融交易稅、退出政策、匯率等具體議題,都正出現(xiàn)激烈分歧。可以說,伴隨G20國際論壇地位的確立,這一方面標志著新興經濟體走進了全球經濟治理的舞臺,另一方面也預示著G20商討的議題趨于分化。
2、合作氛圍:
從“抱團取暖”到爭吵
第1次、第2次G20峰會是“危機應急”,類似向金融機構注資、刺激經濟方案、反對貿易保護、限銀行高層薪酬等措施,都是為了化解日趨蔓延的金融危機,提振各國對全球經濟復蘇的信心,呈現(xiàn)各國“抱團取暖”的團結姿態(tài)。2008~2009年的前兩次峰會上,G20成員國的合作相對容易,因為不合作大家都“遭殃”。
去年9月第3次G20匹茲堡峰會,正式確立了G20的國際論壇地位,也預示著G20的爭吵氛圍趨于突顯。
今年6月,多倫多G20峰會在全球經濟復蘇脆弱、復蘇幅度不均勻的背景下召開,G20成員國在商討的重點議題上出現(xiàn)了爭吵。當時,美國的首要任務在于“促就業(yè)、保增長”,歐盟的任務在于“削債務、度危機”,新興經濟體的核心任務在于“保增長、求發(fā)展”。
多倫多G20峰會表明,全球經濟危機不再是“鐵板一塊”,應對經濟復蘇出現(xiàn)重大分歧,爭吵的氛圍一度甚為高漲。
3、面臨拐點:
已邁入“后危機時代”
以美國、歐洲、發(fā)展中國家三大代表集團之間的分歧,多少表明G20合作需要新的思路,體現(xiàn)了隨著“后危機時代”的到來,共同利益趨于“讓位”于區(qū)域利益、集團利益,甚至是一國利益。對G20來說,應對此前的金融危機是“一項選擇”;而支持全球經濟復蘇則是“多項選擇”,各國面臨不同的政策選擇。
10月31日, 歐盟認為,G20首爾峰會的召開正值關鍵時期,在應對金融和經濟危機中,G20扮演了關鍵角色,G20目前正處于轉折點,其工作重心正從緊急應對危機轉向更長期的協(xié)調合作。對此,宏觀經濟研究專家陳鳳英提到,面對“后危機時代”,G20正從協(xié)同刺激轉向協(xié)調增長、從短期應急轉向長效治理、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謀劃。她認為,G20正加速從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機制轉為推動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
G20如何在以發(fā)揮容納更多新興力量優(yōu)勢的同時,盡可能避免因成員國過多而造成的“議而不決”劣勢,是G20在“后危機時代”國際金融治理的重大考驗。作為該制度形式的主要受益者,新興國家有必要聯(lián)合起來,集體捍衛(wèi)G20這一制度成果。
4、未來走向:
G20或“分化重組”
隨著美國經濟復蘇步入正軌,隨著聲勢浩大的“伐美”聲音減弱,全球經濟呈現(xiàn)了新的局面:美國經濟成為G20合作的“受益者”,歐洲反倒成為危機后遺癥的“受害者”,新興經濟體繼續(xù)充當G20的“參與者”。如果美國經濟復蘇之后無須再依賴G20平臺,原以拯救“金融危機”為核心出發(fā)點的G20何去何從,正面臨嚴峻考驗。
在G20首爾峰會召開前夕,美日兩國多次發(fā)出信號,擬將中國稀土議題提交G20。很顯然,如果中國稀土問題被提交G20,這表明以美日為代表的私利開始“入侵”G20,G20有可能成為少數(shù)利益集團謀利的工具。
G20峰會是世界主要經濟體對金融危機這一特殊事件的產物,如果今后缺少了這一外部壓力,G20的制度凝聚力有可能下降,喪失“危機時代”的號召力。新興國家之間由于發(fā)展階段和經濟結構方面的重大差異,再加上自身利益訴求和制度偏好分歧不小,這也可能進一步加劇G20的制度失效。6月多倫多G20峰會的類似擔憂,其實并非杞人憂天。
新聞背景
G20峰會
從華盛頓到首爾
第一次:G20華盛頓峰會
時間:
2008.11.14~15
背景:金融危機爆發(fā)、大規(guī)模救市行動后,各國應對金融危機也進入新階段——全球聯(lián)合推動金融體系改革。
成果:在五個領域達成共識應對危機。通過應對金融危機的3600字《華盛頓聲明》。分析了危機產生的根源、說明各國采取并將采取的行動、闡述改革金融市場的原則,承諾各國將繼續(xù)致力于對開放的全球經濟。
第二次:G20倫敦峰會
時間:
2009.4.2~3
背景:中國、歐盟、俄羅斯等交替發(fā)聲,呼吁改革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終結美元獨霸時代。
成果:G20將為IMF和世界銀行等提供總額1萬億美元的資金,大幅增加IMF特別提款權(SDR)規(guī)模2500億美元,紓緩貧窮國家財政壓力。此外,G20在打擊避稅天堂、反貿易保護主義、限銀行家薪酬、刺激經濟方案都形成了共識。
第三次:G20匹茲堡峰會
時間:
2009.9.24~25
背景:持續(xù)1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呈現(xiàn)復蘇跡象。而復蘇的背景下,不同國家針對經濟刺激計劃的態(tài)度出現(xiàn)明顯分歧。
成果:在五個領域達成共識應對危機。通過應對金融危機的3600字《華盛頓聲明》。分析了危機產生的根源、說明各國采取并將采取的行動、闡述改革金融市場的原則,承諾各國將繼續(xù)致力于對開放的全球經濟。
第四次:G20多倫多峰會
時間:
2010.6.26~27
背景: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全球經濟受到了歐洲債務危機的新沖擊波,面臨新的不確定和不穩(wěn)定因素。
成果:發(fā)表《多倫多峰會宣言》,與會領導人強調采取下一步行動,推動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宣言說,G20迄今的合作努力取得良好成果,認為世界經濟恢復了增長,但嚴峻的挑戰(zhàn)依然存在。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曉濤】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