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英國《自然》雜志選出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新華社倫敦12月17日電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對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科研進展進行總結。該雜志最新選出的2020年10項重大發現涵蓋了物理學、醫學、天文學、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成果。
這十大發現包含科學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艾滋病病毒能以“潛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儲存庫細胞”中,基本不發生轉錄,因此不會被免疫系統發現,而“激活并殺死”療法旨在逆轉這種潛伏。《自然》雜志表示,兩個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對動物模型的干預策略,這可能是迄今報告的最有力、最容易重復的“激活”策略。
一項協作試驗報告了可能表明“輕子類粒子打破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的結果。試驗中,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穿越地球飛行295公里,被日本“超級神岡探測器”探測到。這項實驗測量了μ子中微子到電子中微子轉換的振蕩概率。該成果可能是指示宇宙中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起源的首個標志。
大氣方面的一項研究首次將與臭氧層空洞相關的“環流效應暫停”歸因于《蒙特利爾議定書》的作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揭示了人造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構成的威脅。1987年通過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后來的修正案對ODS的生產和使用提出嚴格限制。新研究顯示,自臭氧層開始自我修復以來,與臭氧層空洞相關的環流效應已暫停,這是各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結果。
在天文學方面,研究人員報告了來自銀河系的一個快速射電暴。這也是首次在銀河系中發現與一顆磁陀星有關的快速射電暴,證明了磁陀星可以產生這一射電現象。
醫學方面的研究闡述了影響新冠病毒感染會否發展成危重癥的一個主要因素。科研人員發現,I型干擾素缺失會引起不受控的新冠病毒復制和擴散,I型干擾素缺失也可能對免疫系統功能有其他影響。
其他重大發現還包括關于愛爾蘭史前墓地的新發現,通過衛星圖像繪制地球上的樹木地圖,利用基因編輯工具破解果蠅挑食之謎,借助單粒子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對蛋白質中單個原子進行定位,壓力下急性應激反應與頭發變白的關系。
國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21:07:41
- 2024年12月22日 21:00:19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2
- 2024年12月22日 16:44:52
- 2024年12月22日 14:39:16
- 2024年12月22日 08:53:37
- 2024年12月22日 08:46:40
- 2024年12月22日 08:46:02
- 2024年12月21日 09:24:32
- 2024年12月20日 2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