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大反攻,庫爾斯克戰局轉折在即?
中新網3月12日電(鐘新軍)美國雅虎新聞網稱,當地時間3月5日,俄軍在庫爾斯克發起大規模進攻,短短幾天就突破對手防線,逼近烏軍核心據點蘇賈并進入烏境內。

對于俄軍選在美暫停對烏軍援3天、中止情報分享1天后動手,英國《獨立報》認為“絕非巧合”,俄方顯然希望抓住寶貴時間窗口,迅速行動擴大戰果。
雖然當地時間3月9日,美國已緊急恢復對烏情報支持,但《紐約郵報》指出,過去幾天里,由于缺乏美方的空襲預警和目標指引,烏軍不但防空體系出現漏洞,而且無法使用西方提供的精確制導武器作戰,導致其在庫爾斯克連遭挫敗。
除了缺少外援,綿亙三載、曠日持久的戰火,也讓烏方有生力量不斷耗損,這同樣是庫爾斯克戰局變化的重要因素。
西方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出了著名的“頂點”理論。
他認為,戰場上的攻守雙方都存在力量達到極限的“頂點”,越過這個分水嶺,攻防之勢就可能變化。因此,雙方應利用各種手段加速對手“頂點”的到來,創造戰機奪取勝利。
具體到庫爾斯克之戰,綜合各方報道大致可分4個階段:2024年8月初至9月上旬為“烏攻俄守”。2024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俄軍局部反攻,收復半數失地。2024年11月中旬至2025年2月上旬,俄烏互有攻防,激烈拉鋸。2025年2月中旬至今,俄軍加大反攻力度,收復至少15個居民點。
可見,目前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整體戰力,已接近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頂點”。一名烏軍士官告訴英國《每日電訊報》,他們正考慮撤退以避免被圍殲。
而且,隨著春季氣溫回暖,降雨疊加地表解凍,道路正變得十分泥濘,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這種情況“對俄方非常有利”。
外媒分析稱,俄軍在庫爾斯克屬于“本土內線作戰”,從后方調集兵力、運輸物資有先天優勢。
反觀烏軍,盡管仍控制著最遠處深入俄境20多公里、面積超300平方公里的區域,但其脆弱的補給線隨時可能被切斷。
《基輔獨立報》3月7日透露,烏軍防線核心據點蘇賈附近的橋梁已被摧毀,彈藥和燃料告急。美國《哨兵報》3月9日也證實,烏方在庫爾斯克的后勤狀況“越來越糟糕”。
更多跡象則表明,俄軍早就在籌劃準備這場“大反攻”。
美國《福布斯》雜志稱,俄軍暫停了其他地區的戰事,集中優勢兵力投入庫爾斯克一線,包括被視作精銳的海軍陸戰隊、空降兵和無人機部隊。

戰斗打響后,俄軍從數個方向,以蘇賈為目標發起向心攻擊。據美聯社報道,為出其不意,俄特種部隊甚至戴著防毒面具,沿一條廢棄天然氣管道步行15公里突襲敵后。
多家外媒還證實,俄軍大量使用“盧比孔河”新型FPV無人機,頻繁襲擾對手后勤運輸必經的一條狹窄走廊,摧毀了數百輛卡車。
烏軍飛手告訴美媒,“盧比孔河”配備可快速切換頻率的無線電控制系統,能有效對抗電子干擾,而他們現在尚無反制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盧比孔河”也非普通地理名詞,而是源于古羅馬時期,凱撒率軍渡過盧比孔河向對手發起挑戰的典故,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著決戰轉折點。
而俄烏庫爾斯克爭奪戰是否已到最后關鍵時刻,也許再等幾天就可見分曉。(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8日 15:43:10
- 2025年05月08日 13:56:31
- 2025年05月08日 11:19:11
- 2025年05月08日 11:09:19
- 2025年05月08日 10: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