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聚會,以前沒有,可能以后也不會有了。”站在記者身邊的一位美國同行在北京好苑建國飯店舉辦的紀念中美建交30周年研討會現場喃喃自語。
中美之間舉辦的研討會很多,比較有名的如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倡議發起的、創始于2003年并隔年舉辦的中美關系研討會。而2009年時值中美建交30周年,為紀念這個重大歷史事件而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和美國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研討會,卻顯得尤其與眾不同。
1月12日~13日兩天,在好苑建國飯店二樓的會議廳內,250多名與會嘉賓云集,除了中國國內頂級國際問題研究單位、中美關系問題研究機構的權威學者幾乎悉數到場外,中國前副總理錢其琛、前國務委員唐家璇、前外交部長李肇星等一批前政要也前往出席。美國方面,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為代表的一眾曾親歷過中美從接觸到建交歷程的政壇風云人物如前國務卿基辛格、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斯考克羅夫特等,以及4位在世的歷任美駐華大使均受邀前來。
會場嘉賓席上,落座的很多人都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耄耋老者,在這個特別的紀念時刻,他們能夠重新聚首北京的確是彌足珍貴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正如那位美國記者所言,這樣的盛況今后恐怕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卡特透露中美建交史細節
中美從分屬兩個陣營,到如今發展成建設性伙伴關系,30年的時間不僅令中美關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政治運行軌跡。作為這段歷史巨變的親歷者,中美兩國的前政要和外交官們不免對已經發生的一切抒發懷舊之情。
任內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美國前總統卡特在言談中,對那段獨特的建交歷程久久回味,而他對“老朋友”鄧小平的干練作風記憶猶新。
卡特在發言中講到,為了避免給中美建交進程帶來麻煩,白宮一直是繞過主管外交的美國國務院與中方秘密談判的,所有與中方的協議都是雙方直接達成的。1978年12月15日,中美雙方同時發表了建交的聲明。
在發表聲明前,卡特還打了兩個重要的電話。由于美國1979年要與蘇聯談判核武器問題,為了“安撫”蘇聯,第一個電話卡特是打給當時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第二個電話則是打給美國的盟國日本的。當時卡特知道,建交后他要立即訪問中國是不大可能的,但他希望鄧小平能夠訪美,也向鄧小平發出了訪問邀請。但令他感到吃驚的是,鄧小平不僅爽快地答應了訪問邀請,而且說兩周內就能來美國。最終,鄧小平在1979年1月28日,中美正式建交后一個月內就迅速對美國進行了那次歷史性的訪問。
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則講了一新一舊兩個故事。在研討會召開兩周前,他遇到了美國駐華大使雷德(現已離任)的兩個兒子,結果發現他們的普通話發音比自己還純正。他表揚了兩位年輕人,結果他們卻說,他們的妹妹漢語說得更好。據調查,現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學生中,有10%將漢語選擇為自己的第二外語。
另一個故事則是關于中美貿易的。幾年前,有位美國資深參議員跟李肇星開玩笑打賭說:為了減少美方對中國貿易的逆差,圣誕節將不買中國產品作為禮物送給夫人和孩子。如果買了就算他輸,并請客吃飯。結果還是這位參議員輸了。不過他對李肇星“抱怨”說,中國人把“Made in China”幾個字母寫得太小,他沒有看見。
30年來,中美貿易從不到25億美元,發展到2008年近4000億美元,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并且中國也已經超過日本成為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中美之間已經形成了相當程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系,兩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是離不開對方的產品和服務。
老大使“扎堆”
除了中美兩國的前政要出席外,研討會上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老大使“扎堆”。中方有中國首任駐美大使柴澤民、前任大使李道豫以及曾任駐美大使的李肇星。難得的是,剛剛卸任的美國駐華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以及在世的四位前駐華大使——洛德(Winston Lord)、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尚慕杰(Jim Sasser)和普呂厄(Joseph Prueher),還有已故首任駐華大使伍德科克的遺孀雪倫·伍德科克,都一一出席。
作為研討會協辦方的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還特別在本次北京會議前于2008年末在美國紐約搞了一次前美國駐華五大使的聚談會。
正是在這些外交行者的參與和推動之下,中美關系歷經30年的風雨考驗,不改日益密切的走向,基礎變得更加牢固。不久前,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雷德正式離任,他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駐華大使。他表示,兩國各領域的共同利益在不斷增加,而不是在減少;美中的共同戰略利益也在提升;兩國都渴望和平,都認為和平有利于兩國人民的福祉,是經濟發展的前提。“令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個事實就是,我離開時的美中關系要比8年前我來華時好得多。”雷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關于基辛格的幽默
對于美方知名外交家此次“扎堆”中國,在會場采訪的外國媒體時刻準備著尖銳的問題。在會后的洛德和普呂厄大使的采訪會上,美國某媒體記者拿基辛格博士的一句幽默做掩護,問起了一個自稱“有些無聊”的問題。她問洛德:“屢次來華的基辛格博士曾經說過,給我北京烤鴨吃,我就不會再要求北京做什么了;而2006年,曾經指摘中國‘操縱’匯率并威脅要向中國征收懲罰性關稅的美國參議員舒默、格雷厄姆來華訪問,回到美國就沒有繼續發難。”這名美國記者的言下之意是,基辛格和參議員們是不是拿了什么好處才這樣呢?
接過問題的前駐華大使洛德回答說,“這個問題一點兒也不無聊,而是很重要的。我并不知道基辛格博士說這話的場合是怎樣的,但我相信他講過,當然這是一句玩笑,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并不會因為一頓美餐就被中方‘收買’,因為他做事的首要原則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正像我們的中方伙伴也會把自己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一樣,在這方面沒有必要擔心。”洛德說,雖然他也對北京烤鴨愛吃得不行,但烤鴨可改變不了他的立場。
而同為前駐華大使的普呂厄補充到,他們來到中國,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感到很開心,但與中方的交往并不是要犧牲美國的利益,他理解他的工作是要在兩國的國家利益中找到最大的共同點,而對于雙方有分歧的方面,他的工作是要找出一種建設性的方式令雙方能良好地處理這些分歧。
就在本次研討會進行期間,基辛格博士的一篇專論在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發表。文中的論述不失為對這個“烤鴨問題”最好的回答。基辛格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實為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提供了空前的機遇,而美國要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就需要中國的合作,以解決它當前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阻止激增的赤字引發災難性的通脹。“21世紀世界將出現什么樣的全球經濟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和美國在未來幾年如何與對方打交道。中美關系需要提到一個新高度。只有認識到雙方擁有共同目標,當前的危機才可能克服。”(李曉明 辛省志)
環球雜志稿件,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該刊聯系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