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16日刊登該報記者肯思·B·理查伯格發自北京的一則報道稱,中國政府邀請“奧巴馬總統”訪華,結果從“空軍一號”下來的卻是“歐巴馬總統”。這則報道題為《外交斗爭:“奧巴馬”還是“歐巴馬”?》,要點如下:
此行免不了貿易爭端和中國貨幣幣值爭議等等。還有另一個外交交鋒是如何拼寫第44任美國總統的名字,接下來當然是如何用中國普通話把它讀出來。
交鋒可以一直追溯到“白宮”的譯法。中國人向來稱之為“白宮”,意思是“白色的宮殿”。但奧巴馬政府對此持有異議。他們提醒中方說,美國沒有宮殿,堅持在官方聲明中使用“白屋”,意指“白色的房屋”。
當被問及即將訪華的是“奧巴馬總統”還是“歐巴馬總統”時,美國駐華大使館女發言人蘇珊·史蒂文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回答說:“使館正致力于常用詞匯的中文翻譯標準化。”
她說:“‘歐巴馬’符合這個名字的正確發音,我們偏向于這個中文翻譯。”
自從這位總統首次出現在中國的電視屏幕上,其名的中文譯法一直是“奧巴馬”。按他本人的話說,改變很難。
中國一名官方譯員承認,“歐巴馬”的譯法可能事實上更接近于美國的發音。但他說,這聽起來很奇怪,因為讓他想起日語詞匯“歐巴桑”這個對老年婦女不友善的稱謂。
他說,他更喜歡“奧巴馬”,因為漢字“奧”的同音字還有“澳大利亞”和“澳門”的“澳”,“奧”還有“深邃”的意思。相比之下,“歐”是“歐洲”的“歐”。
因此眼下,中國記者在報道這次訪問時,這位美國總統的名字和他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各自有了不同的譯法。
“我認為,任何變革都要花費時日,”史蒂文森在郵件中說。她回憶起中國首都的英文名從“Peking”到“Beijing”花了多長時間。她說:“不過,美國政府已經適應了這個新詞匯。”(編輯:陶志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