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低估海上開采風險,而美國政府也未有效監管
文/李巖
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租用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4月20日發生爆炸以來,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灣,至今尚未完全控制漏油;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和重大經濟損失,其負面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
此次事件顯示了海洋污染事故的巨大危害性。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自不必說,美國一些環保專家悲觀地認為,墨西哥灣環境將“難以復原”。
捕魚業、沿海旅游業遭受直接的巨大損失,因“卡特里娜”颶風損失慘重的美國南部沿海地區經濟雪上加霜,未來用于治污的巨額費用甚至引發美國經濟“二次探底”的擔憂。
事件還波及到美國國內政治。奧巴馬政府因救災不力,危機管理能力遭受質疑,一些媒體更將此次事件與2007年的“卡特里娜”颶風相提并論。奧巴馬于3月底宣布的近海油氣開采政策也面臨新的變數,加之中期選舉臨近,美兩黨圍繞能源、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矛盾可能激化。
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也從另一側面顯示了事態的嚴重性,包括將此次事件定性為“國家級災難”,奧巴馬總統親自督戰指揮,軍隊介入救災,墨西哥灣沿岸四州進入“緊急狀態”等。
此次事件也顯示,一旦發生海洋污染,其治理難度將非常巨大。盡管美國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均投入大量物力、人力救災,但事發近一個月后仍難以完全控制漏油。
從目前情況看,飛機噴灑除油劑、制造鋼筋水泥罩等控油方案效果均欠佳,原油泄漏速度和總量已遠超預期。在難以有效堵住漏油的情況下,甚至有俄羅斯專家提出用核彈炸掉漏油井區的極端建議,其治理難度可見一斑。
事件引發的嚴重后果,對中國的海洋開發和治理頗有警示意義。
首先,此次事件凸顯海洋生態的脆弱性,協調處理海洋開發與海洋治理的重要性。相對陸地,海洋生態系統更為脆弱,系統中的各部分環環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個環節的破壞,就可能導致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建立在保護好海洋的基礎之上。
目前我國各種海洋開發正加速進行,海上開采活動日益頻繁,海上能源運輸日趨活躍,發生海洋污染事件的幾率增大。但海洋保護意識遠遠落后于海洋開發進程,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眼前、輕長遠的問題。這就要求充分考慮開發活動對海洋生物、水體、大氣、地質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完善海洋開發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制訂相關海洋生態環境處置預案,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其次,此次事件暴露出的美國海洋管理機制問題,對我國也有警示意義。據美國媒體披露,英國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低估海上開采風險,而美國政府也未有效監管。造成監管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海洋管理體制存在弊端,不僅聯邦和地方層面的監管體制迥異,聯邦層面也呈現“多頭并舉”局面,包括內政部礦產資源管理局、環境保護署、國土安全部乃至軍方的海岸警衛隊等部門均具有海洋管理功能。更致命的是,這些部門與油企之間往往關系曖昧,存在利益關系。油企和監督機構有時甚至相互勾結,形成一種模式:開發許可證頻繁發放,但油企對安全問題的考慮越來越少。對此,奧巴馬總統已表態要求“必須終結油企和監管部門的私密關系”,并成立獨立的總統委員會調查漏油事件,對地方和聯邦層面的海洋監管體制以及內政部礦產資源管理局的結構和功能等進行調研。
相對美國,我國的海洋管理機制更加分散。從橫向看,目前海洋管理呈現“九龍治水”局面,涉及海洋、漁業、環境保護、交通海事、海關、邊防等多個部門。從縱向看,各省對海洋管理“條塊分割”,各自管理本省的鄰近海域。這一體制的存在弱化了海洋綜合管理職能,導致信息不暢、效能低下,統一、高效、科學的協調管理機制難以形成。
中國的油企也應從中汲取教訓。英國石油公司在此次事件中損失慘重。事發以來,該公司已耗費4.5億美元,股價連續下跌,其信貸評級也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未來更面臨巨額索賠要求。海上油氣開采作為高危行業,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事故,進而污染海洋環境,引發次生災害。堪稱世界一流水準的美、英石油公司也難以預防此類事故,缺少應對海上油氣泄露事故的有效手段。隨著對海上油氣資源依賴日益增大,而中國油企在技術、管理水平等方面相對落后,更易引發事故。因此,更應完善海上鉆井平臺的安全保障,在生產的各環節杜絕危險情況發生。不僅是海上油氣開采,其他危險系數很高的能源行業如核能發電等也應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查漏補缺,防患于未然。
當前,世界各主要國家均加大對海洋問題的關注,對海洋領土、海洋資源、海洋治理等問題的重視不斷提升。中國是海洋大國,但并非海洋強國,海洋意識、海洋文化相對薄弱。近年來,我們對維護海洋主權的重要性逐漸有了新認識,但海洋問題不僅是領土主權問題,更事關開發、環保等治理問題。應用好傳媒渠道,增強國民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爭取社會各界對海洋問題的廣泛關注,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海洋,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曉濤】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