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1日電 韓聯社11日報道指出,雖然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第2次發射失敗后,韓政府表示將準備進行第3次發射,但昂貴的成本等韓國面臨的課題堆積如山。
據報道,10日,韓國教育科技部長官安秉萬在發射失敗后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認為,‘羅老’號在第一級火箭燃燒過程中爆炸的。今后將準備發射第3枚‘羅老’號火箭。”
但很多人認為,在發射第3枚的火箭問題上,韓俄之間的成本問題將成為不可回避的重大“變數”。
報道指出,按原定計劃,“羅老”號研發期間為2002年8月至2010年10月,總投入高達502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若包括高興羅老宇航中心的建設費用,總投資規模達8千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
韓國2004年同俄羅斯克魯尼契夫太空中心簽署協定,當時韓國向該公司提供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按照該協定,俄羅斯全面負責第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的研發,韓國則自主研發第2級固體燃料火箭,俄羅最多向韓國提供3枚第一級火箭。
但韓俄于2006年簽署的《宇宙技術保護協定》(TSA)則規定,俄羅斯不向韓方轉讓發射體技術,即使發射當中出現事故,韓國不能干預俄羅斯對事故進行的任何調查。
報道稱,因此,即使韓國與俄羅斯共同調查事故原因,韓方也很難占優勢。若調查結果顯示,發射失敗的原因不在于俄羅斯提供的第1級火箭,俄羅斯也有可能拒絕向韓國提供第3枚火箭。
當然,若韓國準備發射第3枚火箭,俄羅斯也須投入俄方資金制造新一枚的第1級火箭,提供給韓國。韓國要對此追加投資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韓國能否強制要求俄方投資費用,還是未知數。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湘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