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經美國疾控中心研究證實,安置災民的臨時活動房車的甲醛含量是國際安全標準的5倍
舉世震驚的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災害過去近3年后,密西西比州的年輕母親吉娜·玻法妮最近終于可以帶著15個月大的女兒從政府提供的臨時活動房車中搬出,遷入新居了。她原以為可以把天災的陰影拋在腦后,但不料這才是一場新惡夢的開始。
她的女兒萊西剛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必須不斷地去醫院通過呼吸機治療。每次去醫院,女兒每一次艱難的呼吸,都讓她心碎。經初步診斷,這種病癥與臨時活動房車所使用的木料甲醛含量嚴重超標有關。玻法妮說:“早知如此,我絕不會在活動房車里住這么久。”
玻法妮的遭遇并非個案。在卡特里娜颶風災后被政府安置在活動房車中的30多萬名災民當中,有許多人出現哮喘和肺炎等呼吸類疾病癥狀,嚴重的導致鼻癌,并已有數十人死亡。經美國疾控中心研究證實,臨時活動房車所使用木料中的甲醛含量是國際安全標準的5倍!到目前為止,已有1.7萬名颶風災民聯名就此對聯邦政府和64個臨時活動房車生產商提出訴訟,要求他們承擔相關責任。
政府采購規定只有25行字
颶風災難發生后,數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美國政府面臨7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災民安置任務。美國救災主管部門——聯邦緊急措施署的時任署長布朗緊急下令采購大批活動房車安置其中大約30萬人。美國政府總共斥資27億美元,在短時期內采購了10萬輛活動房車和2萬多個活動房屋。
然而,當時聯邦緊急措施署下達的采購規定竟只有一頁紙,短短25行字,幾乎根本沒有提及臨時房車所要達到的安全標準。
這種草率作風,令許多人震驚不已。
生產商趕工降低質量標準
但是,聯邦緊急措施署卻把甲醛事件的責任推在生產商身上。現任署長保利森說:“現在所有人都在把矛頭對準我們。但這事情太大了,本署一家承擔不起。要怪就怪生產商為了趕工降低質量標準。”
災后臨時住房項目兩家最大的合同生產商是佛利特伍德企業和灣流馬車公司。據報道,它們在接手合同時并未主動與聯邦緊急措施署討論過甲醛標準問題。當然,聯邦措施署也未主動提起。這就成為如今他們相互推卸責任的主要借口。
佛利特伍德企業的發言人說,“不知者不為罪”。而且,“當初誰也想不到災民們會在活動房車里住那么久!”
灣流馬車公司的律師則稱,該公司多數產品都是符合質量標準的,但也有例外。不過,該公司承認,當時由于時間緊迫,該公司沒有對這批活動房車的任何部件進行過質量檢測。
“甲醛風波”震動美國朝野
從法律角度而言,“甲醛風波”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關鍵在于,美國至今沒有一個活動房車建材甲醛含量安全標準。1985年,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出臺了活動房屋建材中的夾板和碎料板甲醛排放標準,但由于活動房車屬于車輛范疇,因此并無規定。
一些醫學專家說,像萊西這樣曾居住在這些房車中深受甲醛之害的兒童而言,他們可能會面臨終生病痛。隨著相關調查的展開,一場牽動美國朝野的風波在所難免。
“甲醛風波”發生后,美國政府采取了一些糾正措施。比如聯邦緊急措施署停止使用活動房車安置災民。但這些只是補救措施,如果制度性的缺失仍然存在,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中教訓,無論對于哪一國的災后安置工作而言都是十分深刻的。(記者 楊晴川)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