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走進日本防衛省“愛國者-3”導彈攔截陣地
在看似平靜的舞水端里發射場外,一場軍事上的對峙在同時進行
“現在是4月5日早上7點,離朝鮮宣布發射的預定時間11點只有4個小時了。”站在“愛國者-3”(PAC3)防空導彈旁邊的自衛隊員一邊在心里倒計時,一邊死死盯著天空斜上方。這是位于東京市谷地帶的防衛省內的一個“愛國者-3”陣地。
幾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11時20分(北京時間10時20分),朝鮮在東海衛星發射場發射了“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但是,包括市谷在內,所有臨時部署用來“攔截”的陸基“愛國者-3”陣地和海基安裝“標準-3”導彈的宙斯盾艦都“目送”朝鮮衛星越過頭頂,而沒有絲毫攔截舉動。
這場朝鮮衛星發射場外的較量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結束了嗎?
日本“愛國者-3”劍拔弩張
3月底,日本政府宣布在全國布置多個“愛國者-3”陣地,用來攔截朝鮮“萬一”發射失敗而落到日本本土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由于位置敏感,位于防衛省內的“愛國者-3”陣地“人氣”最高——防衛省特意將此處對外開放參觀。
“能讓我們看看PAC3嗎?這可是我來防衛省的最大目的。”在參觀團中,不管年輕人還是老人,一進入防衛省大門,就迫不及待地尋找“愛國者-3”的身影。“別著急,一會兒就能看到。”防衛省的官員回答時,面帶微笑。
防衛省占地23公頃,兩架“愛國者-3”被放在了防衛省大院內東北方向的大操場的東南角,為了減震,下方墊著鐵板。操場四周已經用鐵絲網圍起,并拉上了黃色警戒線。周圍還設置了5到10名自衛隊員,不準一般人靠近“愛國者-3”。
兩對發射炮一前一后,相距10米左右,后面分別用圍墻隔擋起來。“長3米左右的發射炮對準了朝鮮‘導彈’襲來的方向。”同行的自衛官介紹。在“愛國者-3”旁,有兩位自衛隊隊員,身穿軍服,一人站在“愛國者-3”后方隔擋墻旁的登梯上,目視前方。另一人則站在隔擋墻的另一端觀察周邊情況。
記者注意到,操場東側的停車場也被鐵絲網包圍起來,并有自衛隊員把守。場內停滿了運輸“愛國者-3”各部分裝置的軍用卡車,大約二十幾輛,包括雷達裝置車和現場指揮協調車輛。記者看到,不時有人從指揮車上走下來,用手機對講聯系著什么。
路過“愛國者-3”時,記者和一位自衛隊官員聊了起來。“據日本政府說,這次發射失敗的可能性極低吧。”記者問。“哪怕只有1%的墜落可能性,我們也不能松懈,做好100%的準備。”自衛隊隊員表情嚴肅。
而在防衛省內一幢大樓內“安而不忘危”的書法作品下,一位西裝革履的文官笑著說:“的確,這次衛星落到日本、特別是東京的可能性只有萬萬萬分之一。政府這么大動干戈,其實也是告訴一些不理解自衛隊的民眾,自衛隊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保護百姓、保護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自衛隊平時已經進行了很多這樣的訓練,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如果沒有朝鮮發射導彈,有的老百姓會懷疑,自衛隊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價值?”
難怪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實際上在有意炒作朝鮮發射導彈,“在還沒有明確事實前就硬把衛星定性為導彈,誘導百姓,制造緊張氣氛。”
朝鮮戰機反制偵察
在日本“愛國者-3”劍拔弩張的同時,人們注意到,朝鮮衛星發射前,一向采取本土防御守勢的朝鮮戰斗機十分活躍。據韓國媒體則稱,朝鮮在距離舞水端里發射場不遠的漁郎空軍基地部署了多架米格-23戰斗機。而日本《產經新聞》4月3日則進一步報道稱:“1日到2日,朝鮮出動多批戰斗機前往日本海,對日本宙斯盾驅逐艦和EP-3飛機進行抵近偵察,試圖收集日本導彈防御力量的情報。”
如果日本報道屬實,朝鮮戰機抵近日本自衛隊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會讓日本偵察力量有所收斂,從而維護發射機密、排除外界干擾。而部署在發射場附近的戰機同樣如此。由于舞水端里距海岸很近,如果朝鮮不做防空部署,日本的艦載對岸武器和偵察力量都會對發射場形成威脅。朝鮮部署米格-23以后,雖然對日本的反導攔截系統作用不大,但至少起到了警告對手不要靠得太近的作用。
日本反思危機處理漏洞
盡管最后朝鮮衛星升空,美日韓都未實施攔截,應該說,各方都不會愿意在此時引爆一場戰爭。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為未來可能的沖突做準備。美日韓在朝鮮衛星試射的前后,著實地借助了這個機會進行“大練兵”,三方軍隊分享情報、向軍事一體化方面又邁進一步。
尤其是相對于美韓,日本此次就攔截問題做了很多動作,引得日本國內氣氛頗為緊張,甚至緊張到日本政府出現了誤報,朝鮮沒發射前就說已經發射了,然后五分鐘后才做出糾正。“日本國內確實對朝鮮的軍事能力,特別是中遠程打擊能力的發展抱著一種恐懼,這種恐懼也被一部分政客當做一個理由來進一步發展日本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導彈防御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向本報指出。而且,目前,日本正深刻反省雷達訊號錯誤、判讀朝鮮已發射導彈的“烏龍事件”,研究危機處理的整個機制的漏洞。日本媒體指出,“誤報事件足以證明日本的危機管理仍然十分脆弱,這對日本來說是個慘痛而深刻的教訓。”(郭一娜、寇立研)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