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幾位奧帆賽選手在青島奧運村內新設立的祝福墻上留下祝福北京奧運的文字和簽名。 中新社發 周青先 攝
8月6日,幾位奧帆賽選手在青島奧運村內新設立的祝福墻上留下祝福北京奧運的文字和簽名。 中新社發 周青先 攝
|
8月6日,幾位奧帆賽選手在青島奧運村內新設立的祝福墻上留下祝福北京奧運的文字和簽名。 中新社發 周青先 攝
8月6日,幾位奧帆賽選手在青島奧運村內新設立的祝福墻上留下祝福北京奧運的文字和簽名。 中新社發 周青先 攝
|
中新網8月8日電 香港《明報》8月8日發表社論《百年奧運一朝圓夢 ——中國人赴民族歷史之約、履行對世界承諾之約》說,今日,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揭幕。這個全世界關注,全體國人歡欣鼓舞、熱切期待的體育盛會,就中國人而言,這是趕赴民族歷史的百年約定,完成先賢前輩所交付的任務;就世界而言,當年北京申辦奧運時,宣傳上有“給中國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驚喜”的訴求,今日就是中國履行承諾約定,讓全世界驗收的日子。
社論摘錄如下:
百年唯一夢,一夢牽百年。據考證,1907年教育家、南開大學創始校長張伯苓首先把奧運會帶入中國,當年他在天津第五屆校際運動會演講“雅典的奧運會”;1908年倫敦奧運會舉行之前,《天津青年》有文章提到,“盡管中國沒有出現在倫敦奧運會的賽場上,中國到底要等多久才能產生一位真正有技術水準的選手在國際奧運會上得到獎牌呢?那可能是難以評價的問題。不過,只要我們有信心,相信那并不是一件難事。國家有責任發展體育,不只是派選手到雅典參加奧運,而且要積極爭取奧運會在中國舉行!庇蛇@番話,引發出版本稍有差異,但是精神基本一致的“奧運三問”。這三問,就是整整100年以來,炎黃子孫前赴后繼,要給予三問都提供答案的動力。
這個有名的“奧運三問”,就是:中國何時可以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可以派一支代表隊參加奧運會?(另一個版本是中國的運動員何時才會在奧運會得到金牌?)中國何時可以舉辦一屆奧運會?張伯苓和《天津青年》觸及奧運會的時候,正值晚清、中國國勢最衰、國力最弱之際,列強在中國割據,霸占勢力范圍,中國已經淪為次殖民地;人民之愚昧和體質之孱弱,加以飽受鴉片荼毒,被稱為“東亞病夫”,在外國人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如此景況,提出參加奧運、奪金牌、辦奧運,簡直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但是中國人在這件事上,罕有地不認命,把先賢前輩的夢想視為任務、視為中國人與奧運會之約。1932年短跑選手劉長春以一人隊伍,參加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這是中國首次派人參加奧運會;1936年140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柏林奧運會;1984年許海峰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奪得首塊金牌。至此,“奧運三問”的前兩問,歷經76年,得到了答案;今晚8時08分,當北京奧運會揭幕典禮正式開始之時,第三問也有答案了。
百年滄桑,奧運之夢,夢繞魂牽。今晚在京奧主場館“鳥巢”親睹開幕式的中國人、在電視機旁觀看開幕式的中國人,其實是共同出席與先賢前輩的約會,共同見證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舉辦了,也共同圓了中國辦奧運會的百年之夢,為中國這段歷史劃上句號。
中國人這段圓夢歷史軌跡,很沉重。但是2008年,中國人終于可以不負先賢前輩的托付,完成任務,卸下這個歷史擔子,值得大書一筆。
北京舉辦奧運,并非一帆風順。14年前,北京首次申辦奧運,以兩票之差輸給悉尼,未能主辦新世紀第一個奧運會,結果固然反映中國未能說服國際社會接受北京主辦奧運,但是當時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陣營)一股不能讓中國主辦新世紀首個奧運會思潮和運作,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中國并未因此放棄,7年前北京再申辦,終于成功。當時宣傳上有“給中國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驚喜”的訴求,經過7年努力,今日是中國履行承諾約定、讓全世界來驗收的時候。
在硬件建設上,務求盡善盡美,軟件服務安排上,也爭取做到以客為尊,使運動員、新聞工作者和旅客都感到賓至如歸,盡顯中國人好客和待客之道。因此,中國已經竭盡所能地做了,成績怎樣,現在就接受全世界的檢驗。
北京奧運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成果,它體現了中國崛起,綜合國力冒升,國際影響力增強,也顯示著中國渴望藉著北京奧運,向世人展示中國、中國人的新面貌和新內涵。透過北京奧運會,世人是否接收到中國已經改變的信息,也是受到檢驗的內容之一。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中國,到可以花費數千億元人民幣巨資,打造一個歷來最大規模奧運會的中國,在物質上,中國人可以得到一些成就感,但是切忌頭腦發熱,應該看到中國在許多方面,仍然與先進國家存在巨大差距。當年先賢前輩對“德先生”和“賽先生”(即對民主和科學)的渴求,也是他們的夢想,或許這是今后中國人要完成的歷史任務。假若有朝一日,上海、廣州或重慶等大城市再申辦奧運時,希望邀請大家來驗收的,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情況。這是中國人要圓的另一個夢,是中國人要赴的另一個民族歷史之約。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