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中期選舉結果導致美國政治風向轉變,布什被迫面臨伊拉克問題的深度檢討。無論是在人員方面,還是在政策層面,洗新革面已經不可避免
本刊記者/秦軒
2006年10月,102名美國人喪身伊拉克,平均每天180起襲擊事件,持續幾個月,伊拉克遇害平民每月達3000人。11月7日,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攻占參眾兩院。次日,國防部長換將,至11月底,外交重臣接連辭職。12月初,《伊拉克研究小組報告》出臺,兩黨議員逼宮。這種種的壓力,使得布什日益為“伊”憔悴。
新防長,新思維?
12月6日,布什提名的新任國防部長人選羅伯特·蓋茨獲參議院通過。
今年63歲的羅伯特·蓋茨出自情報系統。在里根時期,蓋茨主持中情局幫助阿富汗反對武裝抵抗入侵的蘇聯軍隊。這位出身得州的情報分析家既是老布什的老鄉,也是他的嫡系。在老布什任內,蓋茨做到了中情局局長。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他是老布什身邊的國家安全顧問之一。
1993年,蓋茨從中情局退休,隨后在各大學校講學。2005年,小布什總統請他出山,出任美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主任,但是被拒絕了。
事實上,這位受國會歡迎的新任國防部長在伊拉克問題上跟白宮有一定出入。他本人是伊拉克問題小組成員之一。12月6日,蓋茨的任命在參議院獲得高票通過,蓋茨特意向參議院的議員表示,他會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我不欠任何人任何東西。”而且,他對于擔任國防部長用了“我回來了”的字眼。
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從一開始就大張旗鼓直接干預伊拉克的政治重建,許多人認為,這是激發一些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緒、導致反美武裝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對于這一點,蓋茨一直強調,美國應該避免直接干預,而是要躲在幕后利用本土力量。在蓋茨參與撰寫的《伊拉克研究小組報告》中,也大篇幅提到訓練伊拉克本土軍隊的做法。
這意味著,國防部可能會站在國會一邊。五角大樓的新報告很可能會給出和《伊拉克報告》類似的建議,比如加大對伊拉克本土軍隊的訓練、向伊拉克政府出售優良的軍事裝備等等。
《伊拉克報告》主張對話
就在羅伯特·蓋茨的提名獲參議院通過的同一天,由共和、民主兩黨聯合出臺的《伊拉克研究小組報告》出臺。這一報告研究歷時長久,而且匯集了兩黨精英,成為布什無法繞過的一份“參考文獻”。
伊拉克報告認為,伊拉克問題使美國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外交困境和挑戰。而美國必須為伊拉當前的悲觀現狀負責。如果伊拉克問題解決不好,美國將在其他問題上遇到很大的麻煩,尤其是伊朗核問題和朝鮮問題。
分析指出,伊拉克的關鍵問題在于,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伊拉克政府目前還沒有執政和防衛能力。伊拉克人還沒有意識到要獨立承擔保衛自己未來的責任。伊拉克的鄰國和國際社會還沒有被說服,以更積極的態度幫助伊拉克重建。而美國的影響力在減退。
不過,伊拉克小組還是給布什留了面子,并沒有全面否定他的中東民主計劃。該報告肯定了布什政權在政治上對伊拉克的幫助,同時強調伊拉克已經是一個民選的主權國家。
對于伊拉克問題的解決之道,伊拉克研究小組提出了“新外交攻勢”的方案。其中第一個建議就是,要在2006年年底開始新的外交攻勢。
這一方案的基本判斷是,伊拉克最大的問題首先是達成國家共識。而伊拉克境內的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勢力除非得到外界的支持,才能有可能真正走在一起。而這一支持是不可能主動出現的,必須由美國來推動。
因此,美國應當和伊朗、敘利亞這兩個所謂的“邪惡軸心”國家對話。報告建議美國應當參考與利比亞和解的經驗,嘗試與伊朗和敘利亞對話。報告甚至提出應當讓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換取敘利亞的支持,以及和平解決巴以問題。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份報告實際上兩面都不討好。新保守主義者、《旗幟》周刊主編威廉·克里斯托爾認為這個報告等于“變相投降”。而民主黨的眾議員杰克·默撒則認為這個報告“跟當前的政策沒區別”。
布什的外交瓶頸
在12月11日與國務卿賴斯再次會晤后,布什在演講中稱贊國務院的官員“盡職盡責,而且十分勇敢”。但是就在兩個星期前,國務院一位重要的官員——國務卿賴斯的中東和伊拉克問題高級顧問菲利普·澤利科宣布辭職。他是賴斯在國務院智囊團中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之一。2005年賴斯在就任國務卿后任命首批學者顧問時,澤利科就名列其中。澤利科曾數次訪問伊拉克,并撰寫了多份秘密備忘錄。他曾在2005年的一份備忘錄中警告說,如果不及時調整美國的伊拉克政策,美國有可能在伊拉克遭遇“災難性失敗”。
12月4日,備受副總統切尼賞識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辭職。一年前,布什在參議院休會期間動用總統權,直接任命博爾頓為美駐聯合國大使。但是,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一直沒有通過關于博爾頓的提名案。拉姆斯菲爾德辭職之后,他就被民主黨定為第二個“逼宮”的目標。
因此,盡管賴斯等核心成員沒有受到沖擊,但是多名幕僚的辭職已經影響到布什政策的執行問題。賴斯助手澤利科和博爾頓的辭職被看作是布什外交政策的萎縮。這種萎縮的結果是,布什路線越來越缺乏具體的執行人。賴斯疲于奔命,切尼閉門不出,蓋茨未上任先批伊戰,對外決策越來越多被經濟部門影響。
有學者表示,“在經歷了參眾兩院易主,拉姆斯菲爾德的辭職和博爾頓的辭職之后,整體外交路線將趨向更加現實主義化。但布什的困境在于,他即便要在新保守主義路線和現實主義路線中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目前的外交界也已經缺乏能夠為他具體執行的人了。”
12月以來,布什已經開始采取一些新手段,促進伊拉克問題的改善。上周,布什出訪約旦,并會見了伊拉克的高層官員,又在白宮接見了伊拉克什葉派最大黨派——伊拉克伊斯蘭革命委員會的領袖哈吉姆。哈吉姆一直追求南部什葉派地區的九省自治,而且他和伊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不過,這似乎并不能真的證明布什將要在中東問題上做戰略轉變。上周五,布什會見了國會的共和黨、民主黨領袖。布什向他們表示,他一旦得到軍方和外交顧問的另外兩份報告,就著手調整伊拉克政策。和布什會談的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德·多賓透露說,布什在對話中并沒有提到戰略調整的問題,而是說要調整“戰術”。
問題是,如果國會、五角大樓都不站在白宮一邊,而無兵可用的布什,將如何挺過難關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