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靖國神社希望借揀起這段“舊事”重獲“國家支援”
據日本共同社28日報道,日本國會國立圖書館最近公布了《新編靖國神社問題資料集》。在收錄的808份資料中,包括了靖國神社方面應國會圖書館的請求于去年7月首次公布的180份文件。文件表明,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日本政府和靖國神社方面就二戰戰犯的合祭問題多次展開磋商,當時的厚生省暗中有步驟、有計劃地主導了戰犯合祭,直至把14名甲級戰犯也列入“可以合祭”的名單。
日本政府緊急“滅火”
對于這段被指有違“政教分離”憲法原則的“暗箱”操作歷史,日本政府趕緊“滅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9日說,“我不認為存在任何問題,決定合祭的是靖國神社,原厚生省只是提供了被要求提供的資料。”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也辯解說,當時的厚生省掌有原日軍的人事資料,他們只是在履行“日常職責”。日本厚生省官員拒絕對這份資料匯編直接發表評論,只是重申歷屆日本政府都遵循宗教和國家分離的原則。
而《讀賣新聞》在30日的社論中指出:“如果政府違反宗教法人靖國神社意向,強制分祭在憲法上行不通的話,那么應該考慮諸如擴建千鳥淵戰死者墓地成國立追悼設施等新的追悼方式。”《朝日新聞》同日社論中說:“新資料反映了合祭過程中濃厚的政府主導色彩”、“我們主張應該建立無特定宗教色彩的國立追悼設施”,并呼吁公布“缺失的1978年前后實際合祭甲級戰犯時的記錄”等更多“老底”。
多重利益驅使
靖國神社方面表示,這些文件的公開有助于了解合祭名單出臺的背景,以及靖國神社和日本政府在這方面的關系。但日本茨城大學名譽教授大江志乃夫則分析說,靖國神社想通過“揭露”政府主導合祭的真相,使合祭戰犯的事實“正當化”。
更現實的背景是,支撐靖國神社人力、財政早已捉襟見肘,日本社會關于分祭甲級戰犯或新建追悼設施的呼聲日高,靖國神社希望借揀起這段“舊事”重獲“國家支援”。
近年來,靖國神社“招財進寶”狀況大不如從前。靖國神社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民間團體和個人的捐款、出售紀念商品、廣告以及敬奉金等。隨著支撐靖國神社的“戰友會”和“遺族會”等因為成員老化或相繼死亡而陸續解散,捐助也不斷減少,靖國神社的收入大大縮水。因此,經濟上的窘境使它希望重獲國家支持。
目的在于謀求國家扶持
靖國神社前身是于1869年日本明治政府設立的“東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祭祀日本歷次國內及對外侵略戰爭中的戰死者。二戰后,日本頒布憲法等法令,實行政教分離原則。靖國神社也由“國營”“改制”為“民營”的宗教法人。
其實,靖國神社爭取重新“國營”的努力由來已久。戰后不久,以日本“遺族會”等團體牽頭,開始了要求國家扶持靖國神社的活動。1964年,日本遺族會發起過國家管理靖國神社的簽名運動。此后,日本遺族會和靖國神社方面多次要求政府以國費負擔靖國神社舉行的慰靈活動。
1963年后,一系列旨在恢復靖國神社國營化的法案相繼出籠,企圖將皇室人員、首相等的參拜法制化。1969年起,自民黨開始曾五次提出恢復靖國神社與國家直轄關系的提案,但都遭失敗。近年來,盡管輿論及一些政治人物主張分祭甲級戰犯或新建追悼設施,但也有像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再提“國有化”的主張不斷出現,與“分祭說”分庭抗禮,鼓吹改變靖國神社的“宗教法人”身份,由國家資助和接管靖國神社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