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問愛因斯坦什么是相對論,愛因斯坦開玩笑說:“當你坐在火爐上時,一分鐘就像兩小時,當你和女朋友在一起時,兩小時就像一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3月20日,是伊拉克戰爭爆發5周年的日子。套用愛因斯坦的話,5年的時光,對生活在平安世界中的人們來說,是很短的一瞬,但對伊拉克人民來說,則是那樣的漫長。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13日發表的《200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美軍入侵伊拉克制造了當今世界最大的人權悲劇和人道主義災難,自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以來,已造成66萬人喪生,其中伊拉克平民占99%,平均每天死亡450人。另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戰爭造成伊拉克100多萬人流離失所,約一半是兒童。
國際紅十字會3月17日也發表了一份題為《伊拉克:無休止人道危機》的報告,報告表示,薩達姆政權被美國發動的戰爭推翻5年后,伊拉克仍然是世界上人道主義狀況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醫院缺乏合格的醫護人員和基本的藥品,醫療設施也不能得到恰當的維護。公共醫院只能提供3萬個床位,還不到所需的8萬個床位的一半。由于伊拉克人的平均日工資還不足5美元,因此很少有人能負擔的起私人診所2至7美元的診療費用。伊拉克去年的水供應情況也有所惡化,數百萬人不得不使用衛生條件不合格的水源。就現在的水價而言,一個家庭僅在用水方面每月就要花50美元左右,如果這個家庭只有一個人有收入,那么家庭收入的1/3就得用來買水。
如果說上面的數字有些干巴的話,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則生動得多。該報記者日前走訪了伊拉克全國各地的難民營。他們在采訪中發現,250萬伊戰難民生活骯臟不堪,時刻擔驚受怕,害怕宗派仇殺會讓自己性命不保。搭建在伊拉克北部的一個垃圾場上的卡瓦拉難民營,難民們把破舊的帳蓬稱作自己的家,這里的孩子生活在污穢邋遢之中也就可想而知。為了抵御嚴寒,父母將帳蓬里面所能找到的所有衣服都拿了出來,不管臟破,一股腦兒包裹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因為找不到鞋穿,孩子們只好將腳套在塑料袋中,走過泥濘的道路去上學。今年38歲的薩希拉-雅斯明,與自己的5個孩子一起生活在這里。雅斯明的丈夫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們全家原先居住在巴格達以南一個名叫多拉的居民區。然而有一天,瘋狂的仇殺吞沒了多拉,她的丈夫也在襲擊中喪生。她說:“當我居住在巴格達時,我有一個家,有水有電。然而,現在我一無所有……”“我沒有想過未來,還有什么未來可言么?”
5年了,伊拉克人民還沒有過上正常生活,甚至可以說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怎么能結束這種局面,國際社會曾開出過一些方子,但要么未被當事方接受,要么方不對癥沒有效果。在臨近伊戰爆發5周年之際,歐美一些國家都有反戰示威,其中英國數以萬計反戰人士在倫敦和格拉斯哥示威,要求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在美國洛杉磯,有1萬名反戰人士在好萊塢游行,他們舉起橫額,譴責總統布什,并呼吁他結束伊戰。在加拿大,約1000名示威者在渥太華的美國大使館附近集會,抗議美國發動伊戰。英國一家民意調查機構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70%的伊拉克民眾也認為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應撤離伊拉克。但要美國從伊撤軍的要求目前肯定不會被美國接受,因為對美國來說,核心問題是確保其對伊拉克的控制,為此,美需要在伊拉克長期駐軍。
但不管怎么說,對伊拉克目前的狀況,作為伊戰的主要發動者,美國難辭其咎,也有責任還伊拉克人民一個和平、穩定的生活。3月16日和17日,2008年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麥凱恩和美國副總統切尼分別抵達巴格達。這兩位美國政要對伊拉克進行未經宣布的訪問,還是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但這兩位都是伊戰的堅定支持者,所以也很少有人指望他們能開出治伊拉克亂局的方子。(劉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