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8日發表文章說,從本質上來看,緬甸的這次災難還是“人禍”。它促使我們思考和行動,去建立預警系統并有效地運轉預警系統。否則,這樣的災難在任何國家都可以發生,包括超級大國美國。
文章摘錄如下:
熱帶風暴“納爾吉斯”以每小時192公里的時速襲擊了緬甸。緬甸國家媒體報道稱,緬甸政府已確認,風暴已造成2萬2500人死亡,另有4萬1000人失蹤。聯合國援助官員稱,風暴還使100萬人無家可歸,許多村莊幾乎全部被毀,大片糧田消失。
緬甸的災難已經屬于特大災難,為什么這種奪去無數人生命的災難會發生,能否避免和減少這樣的災難?回答是肯定的。只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災難的預警系統,就可以有效避免這樣的大災難發生,或減小災情。
所以,從人命關天的角度看,能挽救大量生命的預警系統就大于天。而建立這樣的預警系統并非只關乎錢財,而是土法和高科技手段都可以采用。
從兩個對比就可以看出預警系統是多么重要,而無論這樣的預警是什么樣的,哪怕是極其簡陋的。
1970年11月,颶風“波羅”襲擊了東巴基斯坦,造成30至50萬人死亡,但也催生了一個新的國家:孟加拉國。1991年的颶風“哥奇”再次造訪孟加拉國,造成14.3萬人死亡。
2007年11月15日強熱帶風暴“錫德”又侵襲孟加拉國,但只造成1萬5000人死亡。為什么這個最容易遭受熱帶風暴襲擊的國家災害程度會越來越小,答案就是預警和當地的救災能力。
參與2007年孟加拉國救災的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官員指出,風暴“錫德”沒能使孟加拉國出現更嚴重人員傷亡,應歸功于該國沿海地區相對成熟的風暴預警體系。氣象部門的預警系統,以及疏散人員的熟練撤離經驗,幫助當地居民更及時地躲避了風暴災害。
顯然,經過災難之后,孟加拉國已經有了免疫力,即相對成熟的風暴預警體系和救災人員的熟練撤離經驗。
第二個對比是同為加勒比海國家的海地和古巴。2004年9月28日,熱帶颶風“珍妮”席卷海地,造成2000多人死亡,30多萬人受災。由于沒有預警系統和疏于防范,海地蒙受的損失最大。
但是,同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在2004年之前的十年間卻只有18人死于熱帶風暴的襲擊。幫助古巴得免于熱帶風暴肆虐的主要手段便是預警。在古巴有國家預報中心、媒體和防災演習的三重保障,能有效地把災難減少到最低程度。其實,古巴的預警系統也很簡單,氣象部門獲得信息,再通過全國的廣播預警,古巴人每半個小時就會從廣播中收聽到有關颶風進程的消息。
這兩個比較已經說明只要有預警系統,那怕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也能挽救眾多的生命,并極大減少經濟損失。
緬甸的這次災難也為中國和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全球每年發生熱帶風暴80至100個,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熱帶氣旋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占全部自然災害造成死亡人數的64%。平均每年約1萬5000到2萬人死于熱帶氣旋災難,每年造成全球經濟損失60至70億美元。
熱帶氣旋的強風、風暴潮、涌浪和暴雨又是造成災害的主要原因。而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熱帶風暴活動最為頻繁而強烈的區域,中國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因此,不僅一個國家,全球都應當重視和建立包括預防熱帶風暴在內的重大災害預警系統。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印度洋特大地震海嘯災害,也是缺乏預警系統造成的,先后殃及10余個國家,死亡約30萬人,成為繼1970年孟加拉熱帶風暴、1976年7月中國唐山大地震之后近50年來世界第三大自然災害。
此后,聯合國、世界各國以及多個國際組織都提議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盡快建立全球特大災害預警應急體系,以便有效預防和應對跨國家、跨地區的重大自然災害,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顯然,這次緬甸的災難意味著,不僅緬甸的預警系統沒有建立和有效運轉,就連國際預警系統也未能健全、加強并有效運轉。
其實,無論是國際的還是一個國家的預警系統都是應當容易建立的,問題在于人們的疏忽。一說是有印度氣象學家稱,曾提前48小時警告緬甸方面防備強熱帶風暴“納爾吉斯”,但不知為何沒有得到緬甸方面的回應。所以,聯合國減災委員會5月6日表示,他們對于緬甸在熱帶風暴中缺乏早期預警系統感到惋惜和悲痛。
從本質上來看,緬甸的這次災難還是“人禍”。它促使我們思考和行動,去建立預警系統并有效地運轉預警系統。否則,這樣的災難在任何國家都可以發生,包括超級大國美國。 (張田勘)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