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在洛杉磯附近的一個汽車銷售市場,幾輛豐田SUV車等待買主。由于油價飆升,六月份美國汽車銷售全面低迷,主要汽車商銷售額暴跌。其中豐田汽車銷售下跌百分之二十一,通用汽車銷售下跌百分之十八, 豐田企圖超越通用成為世界汽車霸主的時間再度延期。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
七月一日,在洛杉磯附近的一個汽車銷售市場,幾輛豐田SUV車等待買主。由于油價飆升,六月份美國汽車銷售全面低迷,主要汽車商銷售額暴跌。其中豐田汽車銷售下跌百分之二十一,通用汽車銷售下跌百分之十八, 豐田企圖超越通用成為世界汽車霸主的時間再度延期。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
中新網7月10日電 香港《大公報》7月10日發表評論文章說,高油價重新定義了國際間經濟角力的贏家和輸家。一些前幾年暮氣沉沉、疲軟乏力的經濟體如今憑借著石油話語權的掌控正在強勢復蘇;而另一些石油命脈脆弱、國內經濟形勢面臨相當不確定性的經濟體則變得“底氣不足”,甚至開始暫時“蟄伏”。
文章摘錄如下:
7月3日,國際油價跨越每桶145美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油價飆升的同時,國際間經濟角力乃至世界貨幣的格局也在悄然而變。換言之,高油價正試圖構建全新的國際經濟體系。
高油價重新定義了國際間經濟角力的贏家和輸家。不難發現,一些前幾年暮氣沉沉、疲軟乏力的經濟體如今憑借著石油話語權的掌控正在強勢復蘇;而另一些石油命脈脆弱、國內經濟形勢面臨相當不確定性的經濟體則變得“底氣不足”,甚至開始暫時“蟄伏”。
對于橫跨歐亞大陸的老牌經濟體俄羅斯、非洲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南美的“石油新貴”委內瑞拉等原油輸出國來說,不斷上漲的油價可謂“十足真金”。其中,前些年還受困于國內大型企業改革泥潭的俄羅斯,更是獲得了豐厚回報。一個明顯的例證是,為迎接6年之后的冬奧委會,財大氣粗的俄羅斯從石油收益中拿出了超過119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用于在黑海沿岸大興土木,建造豪華酒店。
當然,“幾家歡樂幾家愁”,經濟體此興彼衰的事例向來都是層出不窮的。這一次,“厄運”儼然對準了“自由女神”——美國正在經受油價猛漲之痛。事實上,早在今年初,當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關時,一些經濟學家就曾預言,占美國經濟活動總量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將被高油價顯著削弱。如今,預言已然成為殘酷的現實——伴隨著油價的不斷高企,今年以來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滑。消費支出的疲軟最終影響了企業的業績。據《華爾街日報》7月3日報道,全美6月份非農就業人數連續第六個月下降,下半年美國經濟走向不容樂觀。
高漲的油價也給一些亞洲新興國家帶來了巨大困擾。盡管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可以憑借大量的美元儲備維持國內的原油需求,甚至向普通消費者提供較長時期的燃油補貼。但是,中國于2007年11月初以及2008年6月中旬兩次調高成品油價格的舉措也反映出了高油價趨勢下政府財力開始不堪重負的危險跡象。
油價飆升的同時,其計量單位——美元的不斷貶值也備受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盡管新技術革命以及全球化“碾平”了整個世界,但是,經弱勢美元發酵的高油價也在不斷增加物流運輸乃至普通民眾日常支出的成本,再度拉開了這個世界的“鴻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受惠于歐元走勢的強勁,歐元區以美元結算的原油進口損失顯著收窄。下列一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去年7月,國際油價大致為每桶77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為61歐元;而目前每桶145美元左右的國際油價按最新匯率核算則相當于92歐元。“石油美元”的貶值幅度由此可見一斑。
有鑒于此,未來更多的經濟體將會采取本幣與強勢歐元相掛鈎的匯率政策,以減少美元貶值導致的原油進口損失。而歐元與美元的力量對比也將在現有基礎上產生更為微妙的變化。
來自美國能源部的預測報告顯示,中國、非歐佩克亞洲國家、中東地區的某些國家仍將一如既往地支撐起今后幾年的全球原油需求。當然,原油消費排名榜首的美國,因深陷次貸危機的泥沼,其整體需求的放緩對于其它國家的原油需求來說,完全稱得上“利好”信息。然而,美國自身需求的放緩并不意味著全球需求的走低,考慮到當前新興經濟體全力推進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這些國家對原油的需求足可比擬“無底洞”。
此外,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的非均衡態勢也增加了油價的上行壓力。過去一年的國際經驗清楚地表明,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尼日利亞等國家的政治動蕩已經與國際油價密不可分。這些地區難言樂觀的政治形勢將進一步支撐起目前畸高的油價。
至于中國,在高油價重構國際經濟體系的大趨勢下,除改進盯住美元的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政策、逐步引入歐元等較為強勢的幣種以外,還須:逐步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努力調和通貨膨脹與資源價改之間的矛盾。中國當前的成品油價格話語權依然被政府牢牢掌控。盡管國家發改委近期已上調了成品油價,但是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原油在價格上的倒掛現象仍在延續。考慮到當前通脹壓力的居高不下,如果在資源價改的大方向下始終保證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質量,政府需要仔細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建立富有中國特色的石油資源戰略儲備體系。隨著去年12月份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正式成立,中國在構建石油資源的戰略儲備方面已經踏出了堅實的一步。但是,如何進一步確立石油資源在儲備運作流程中的規范化標準,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油儲管理體系,仍需要相當長時間艱難求解。
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努力探索替代能源。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相關資料,22年之后,中國國內石油需求的80%都將依賴進口。因此,無論是能源外交的開展抑或替代能源的探索都是刻不容緩的。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項工作的開展還是比較順利的。舉例而言,隨著今年中日關系的升溫,雙方關于東海油氣開發的談判正在逐步深入;而近期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會談雙方所簽訂的十年期合作框架協議,也將更好的促成替代能源的夢想實現。(蔡 亮)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