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聽說你們自己還有一些“規(guī)矩”,有些人的錢是不能動的?
周:有,病人的錢。像那種手里提著醫(yī)院的X光片袋子的,即使身上帶有再多錢,我們也絕對不會去下手。
記:不管“目標”是誰,你們這樣做是觸犯法律的。通過這件事,你們想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嗎?
趙、周:有些路子一旦走上了,就無法回頭了,這不是你們這種人所能理解的。
記:什么是你們這種人?什么是我們這種人?至少在你們救人這件事情上,是“我們這種人”中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實不是已經(jīng)證明了嗎?
周:我們已經(jīng)被邊緣化了,我去媳婦兒家里都是經(jīng)常低頭不說話的。很難回頭了,你無法理解的。
【戒毒反思】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慢慢地在控制自己了
記:孩子多大了?
周:我只有一個女兒,今年9歲多了。
趙:我還沒有結婚。
記:你女兒知道你平時以什么為謀生手段嗎?
周:她雖然不到10歲,但很聰明,我想她是知道的。一次,我在卷“煙”吸時,她說,爸爸,你能不能少抽點?抽一次就好幾百塊錢。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慢慢地在控制了。以前多的時候我一天吸1000多元,現(xiàn)在是隔好多天才抽一次。這個頻率會慢慢降低的。
記:你有沒有替女兒想過,當她的老師、同學問起你的工作時,她該怎樣回答?讓她從小就學會說謊嗎?
周(沉思了一會兒):好多我們這樣的家庭都有孩子!其實,這些孩子都明白。我女兒采取的辦法就是,不向外人說,有時候也勸我一句,她什么都明白。
記:現(xiàn)在女兒還小,有些事情她還不明白,當她長大了怎么辦呢?
周:(他嘟囔了一句,記者聽不清他說的什么。)
【家人反應】我媽特別高興,都有點不相信
記:你們既然也知道自己走的路偏了,想過找一份正當?shù)墓ぷ鲉幔?/p>
趙:不可能了,我原來的單位也說過讓我回去工作,一個月兩三千元,但那是賺血汗錢,太慢了,我現(xiàn)在做幾個活兒幾天就賺到了。我哥也讓我跟著他學做生意,但我不想跟著別人混,我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本來社區(qū)也說要給我辦理低保,但我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名字掛在社區(qū)黑板的低保名單上。
周:我也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夫妻倆都下崗了,也不愿意吃低保。
記:可你們繼續(xù)這樣下去,是要付出代價的。
趙:做得好的話就不會。
記:真的覺得不好改了?那你們年齡大的時候怎么辦?
趙、周:做點小生意吧?錢都折騰完了,做大生意沒本錢,怕賠,做小生意又不賺錢。
記:你們周圍的親人知道你們救人的事嗎?他們怎么看?
趙:我女朋友回去說我了,說不會游泳還下水,還說手機買了一個月就讓我摔壞了,其實她主要是怕我出事。
周:我媽特別高興,說我們竟然做了這么好的事兒,她都有點不相信了。
記:未來的路呢,在哪兒?
周:不知道,走著說著吧!J
最新進展
他們又救了一個女孩兒
7月2日下午2時10分,記者的電話響起。說話的是周林生的朋友:“巧了,在同樣的地方,周林生又和他朋友救起一個女孩兒。”記者迅速趕到現(xiàn)場,見到被救的女孩兒小李。
小李說,她從鞏義來鄭州打工,昨天中午,她買了點桃子,想在河邊找水洗洗吃,結果腳一滑,她在三四米寬的河壩上打了幾個滾后跌進了河中。北邊的橡膠壩正在蓄水,女孩蹬了幾下沒蹬到河底兒,在水沒到脖子的時候,她拼命地喊出了:“救命、救命!
周林生和朋友剛巧在岸邊,他們忙跳進水里拖住女孩兒,女孩兒慌亂中上不了岸,周林生的朋友把腿墊在女孩兒身體下,兩人合力把女孩兒拖到岸上。
見到記者,周林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可不是為炒作才給你打電話,我是想著你為這件事跑了這么多天,今天這么湊巧,希望把這件事說說,或許對你寫稿子有幫助。”
記者很詫異:“你出車禍后,腿里打著鋼板敢下水嗎?”周林生撓撓頭:“如果第一次救人是偶然,在你采訪的前前后后和周圍人的評價中,說句心里話,我是得到了鼓勵,我想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記者手記
生活不能假設……
我至今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件事。
一方面,面對落水孩子時,別人不去救,但他們卻義無反顧地跳進水里;另一方面,他們沿著犯罪的道路繼續(xù)走了下去。
一方面,記者請他們吃飯時,他們一直點最便宜的菜,還不好意思地說:“花你們的錢心疼啊,你們都是靠工資吃飯的。”另一方面,他們心里應該清楚,被他們偷過的大多也是掙血汗錢的人。
一方面,他們在救人時不顧自身安危,另一方面,他們仍在通過歪門邪道來掙錢。
一方面,他們救起孩子時的笑容是那么燦爛和單純,另一方面,他們更多的時候在扮演著壞人的角色。
可能,人都是多面性的,為善或者為惡。但就救人這件事而言,我一直被感動著。我多么希望他們能擺脫這種罪惡的生活,過上一種正常人或者平淡但幸福的生活。當聽到他們說,無法改變、會繼續(xù)沿原來的路子走下去時,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服他們或去幫助他們?粗麄,我只是覺得心痛。
其實,他們在犯罪的同時,我想社會也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幫助他們。就像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校園槍擊案發(fā)生時有民眾這樣說:“難道我們不該為此懺悔嗎?如果之前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并幫助案件的主犯,也許這樣的悲劇不會發(fā)生!
生活不能假設,希望罪惡在一切悲劇發(fā)生之前停止。(記者楊海霞、魏巍)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