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紐約時報》內部產生巨大分歧
2007年12月底,《紐約時報》內部圍繞這則報道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總編輯凱勒看過4名記者撰寫的初稿后,認為他們引用的“傳聞”太多,而“確鑿的證據”不足,要求他們修改。到2008年1月中旬,4名記者已經對稿件進行了3次修改,但凱勒依然不滿意。他指示魯滕貝格等人在稿件中,淡化麥凱恩與伊斯曼的“私人曖昧關系”,而強調后者的游說活動與麥凱恩的政治主張之間的沖突。不僅如此,他還決定將稿件歸入《紐約時報》回顧各候選人歷史的系列報道之一刊出,而不是記者們所希望的作為獨立、重大的調查性報道發表。
凱勒的謹慎引起了記者們的不滿。2008年2月初,參與報道的記者湯普森從《紐約時報》辭職,轉投“老東家”《華盛頓郵報》。知情人透露,湯普森充滿熱情地投入到報道中,卻看到稿件一改再改,刊出的時間也一再推遲,這令她感到心灰意冷。
其實,在一個月前(2008年1月初),由于這則報道使《紐約時報》與麥凱恩競選陣營的關系惡化,負責長期跟蹤報道麥凱恩競選事宜的記者馬克·尚托拉不得不主動“停工歇業”。“我討厭成為這個事件中的一枚棋子,”尚托拉說,“謠言滿天飛,我精疲力竭。”
在外界的強烈關注和內部的激烈紛爭中,《紐約時報》終于在2月20日刊登了魯滕貝格等人撰寫的報道,題為《對麥凱恩來說,在道德上的過分自信也是冒險》。報道從麥凱恩與伊斯曼的“曖昧關系”談起,回顧了他在院外游說問題上的“言行不一”,從而對其政治道德提出了質疑。報道還援引美國總統布什的話稱,麥凱恩總是“假裝神圣”。
5.不合適的“抹黑”行為?
這篇報道推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麥凱恩的競選陣營非常憤怒,于當天晚上即發表聲明稱:“《紐約時報》自降身價,參與到一場‘打了就跑’的‘抹黑’行動中,是一種恥辱。”聲明重申,麥凱恩“從未辜負過公眾信任,從未特別照顧過特殊利益集團或游說者,也不會允許‘抹黑’行為干擾大選中的(政治)議題”。2月21日,麥凱恩在俄亥俄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對事件進行澄清。他的妻子辛蒂也出現在現場,對丈夫表示支持。美國白宮發表聲明,指責《紐約時報》習慣于在競選期間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扔炸彈”。
許多媒體對《紐約時報》的報道亦有異議,認為其中缺乏確鑿的證據,使用了過多的匿名信息源。《時代》周刊的編輯里克·施滕格爾表示,他是不會同意登載這樣一篇報道的。與《紐約時報》同屬自由派媒體的《紐約客》記者肯·奧萊塔則認為,《紐約時報》的記者把一條可能很好的新聞搞得一塌糊涂。
另有消息稱,在《紐約時報》對麥凱恩進行調查的同時,《新共和》雜志獲悉了其內部存在的紛爭,因此,《紐約時報》不得不倉促刊出了報道,以致報道中存在重大瑕疵。對于這種說法,《紐約時報》予以否認。該報發表聲明稱:“就內容來說,我們認為,報道本身已無需進一步說明;就刊登時機來說,我們的一貫政策是,新聞準備妥當時才刊出。”
參考資料
麥凱恩其人
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是現任亞利桑那州參議員。1936年8月29日,麥凱恩生于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他的父親和祖父皆曾擔任美國海軍上將。1958年,麥凱恩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后來擔任海軍的飛行員,參加了越南戰爭。1967年10月26日,麥凱恩駕駛的戰機被防空導彈擊落,他在彈射出飛機時摔斷了雙臂和一條腿。此后,他被俘并被拘禁了長達5年半的時間,美方稱他“被俘期間多次遭到嚴刑拷打”。這也使他成為美國的知名人物。
麥凱恩1973年獲釋回國,1981年以上校軍階自海軍退休。麥凱恩在1982年當選眾議員,并在1986年當選參議員。他目前已連任至第四屆參議員任期。他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曾經角逐共和黨的提名。在200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里,他公開支持現任總統布什。2007年2月28日,他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特約記者 陶蹊)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