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困苦到幸福自豪
1949年10月1日, 革命領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門上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當時一名年僅19歲的少年興高采烈地目睹了那令人難忘的一幕。而今天,這位少年已近耄耋之年,當他談到這一幕,仍激動地揮舞著手臂模仿當時的情景。
在接受法新社采訪時,這位叫耿志峰的中國人對當年的艱苦生活記憶猶新:他和他的家庭在解放前掙扎在死亡線上,當時這個國家飽受戰爭的摧殘,他的父親和弟弟都由于看不起病而死去了。食品的短缺司空見慣。而在1949年之后,耿說,與共產黨一起到來的是工作、社會保障網以及大眾醫療。他說:“所以,解放前我們的生活非常困難。解放后,那簡直沒得比。”“怎么可能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高興呢?”
美國《僑報》指出,中國政府的強大組織動員和掌控能力在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顯示了非凡魅力。新中國突破西方世界的封鎖,集中全社會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辦成不少舉世矚目的大事,只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工農業產品的基本自給。
如今,這種變化更加明顯。《時代》周刊分析道:中國人民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著廣泛的個人自由。中國社會也開始回歸傳統,強調儒家思想與佛教價值觀的推廣。2億多人已經脫貧,中產階級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水平正在與發達國家接軌。
另外,中國如今已經有2100萬大學在校生,每年有30萬人出國留學。經濟的騰飛,也使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得以改善。人均壽命不斷提高,而嬰兒死亡率卻在下降。1949年,中國有9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而今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指出,60年前,中國只有五分之一的孩子能夠上學,現在幾乎所有孩子都有學上。政府使2.5億多人擺脫了世界銀行所規定的貧困線。法新社也提到,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13億人現在只有8%仍是文盲,一貧如洗者少之又少。
法新社采訪了一名現年81歲的退休工人。他像許許多多親眼見證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人一樣,對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中國崛起重新成為全球化經濟、軍事和政治力量的事實“充滿了自豪”。他宣稱,中國的變化很大,可謂翻天覆地,以前“無法預見現在的形勢。人民只認為形勢會有所改善,但是沒有想到形勢會這么好。”
“中國有理由驕傲”
正是因為這種種令世界驚嘆的偉大轉變,《悉尼先驅晨報》在報道中寫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的確有驕傲的理由。中國人實現了毛澤東讓中國成為一個富裕強國的諾言,它正在引領世界走出經濟危機,又讓全球氣候談判產生了轉機。
美國《華爾街日報》則評論說,中國共產黨可能會以此次全會為起點變得更加自信。路透社指出,中共將用十月一日的國慶展示自信,加強和建立和諧社會。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認為,中共執政六十年總體表現相當不錯,提高了中國的世界地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證明了其合法性。
新中國的巨大變化,讓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看到了了中國隆重慶祝60周年的理由: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無疑,這一切都值得中國人為此大事鋪張地慶祝一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