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翁陽)展望將在明年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周大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發達國家不要再“左顧右盼”,應拿出誠意與決心,提出積極的減排目標。
周大地指出,不久前結束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之所以成效不大,未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原因在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不僅帶頭減排決心不大、減排承諾遠遠不夠,并且臨時“變卦”,企圖拋棄《京都議定書》的正確方向和近兩年談判達成的共識,通過矛盾轉移將發展中國家推向一線。
經過一番艱苦較量,《哥本哈根協議》堅持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雙軌制,進一步明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分別應當承擔的義務和采取的行動。
為了向選民和各種環保組織交代,周大地稱在哥本哈根碰到釘子的發達國家自然會將氣候談判缺乏具體成果的罪責推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周大地說,事實上,相較這些年來中國在節能減排與新能源領域展開的大規模切實行動,發達國家可謂說得多做得少,一些國家并未完成《京都議定書》的減排目標。同時,中國風能、太陽能等技術現已走在世界前列。
據知,中國在哥本哈根提出的“二0二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二00五年減少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四十五”的具體自主減排目標得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肯定。
對于這個目標,周大地稱其并非空洞口號,是根據中國國情進行過認真研究的,并且是可以做到的。周大地說,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既是對中國人民負責,也是對全球負責的表現。為實現減排目標,中國今后在節能減排方面不能松勁,在能源結構改善方面還要努力。
周大地強調,中國的積極減排行動不會“捆綁”其他國家,把別人做不做作為前提,但肯定也不會跟隨某些國家的指揮棒,答應不合理的要求。
這位學者指出,未來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在于發達國家能否真正制定積極的減排目標,國際社會能否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機制,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積極推動,發揮建設性作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