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俄羅斯和烏克蘭形成了一個慣例,就是每到新年的時候,兩個國家就開始為天然氣問題爭執不休
本刊記者/田冰(發自莫斯科)
莫斯科時間1月13日10時,在中斷對歐供氣一周后,位于俄羅斯境內的“蘇扎”天然氣計量站的閥門終于開啟,向巴爾干半島的用戶試加壓供氣,而根據三方協議設立的國際觀察員也在現場嚴守崗位。同時,在烏克蘭境內的“奧爾洛夫卡”天然氣計量站,國際觀察員們也在進行嚴密監督檢測。“如果不出現其他狀況”,俄羅斯將全面恢復對歐盟國家供氣。
經過歐盟晝夜外交努力,俄、烏、歐“天然氣危機”似乎也隨著氣門的打開而在寒氣中云消霧散。
新年的慣例
“我們近年來形成了一個很不好的慣例,就是每當大家聚在一起迎新年的時候,我們的烏克蘭伙伴卻來和我們談供氣問題,今年也不例外。”2008年的最后一天,梅德韋杰夫對普京感嘆道。
當克里姆林宮的新年鐘聲敲響之際,在萬人舉杯同賀之時,正在莫斯科與“俄氣”磋商20多億美元天然氣債務和新供氣合同的“烏油氣”總裁杜比納接到國內命令,從談判桌旁抽身飛回基輔。令人費解的是,原定當天飛赴莫斯科的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也臨時取消行程,與并非政治盟友的總統尤先科深夜發表聯合聲明,呼吁俄不要停止對烏供應天然氣,并繼續談判。
新年第一天,莫斯科時間10點鐘。此前曾多次聲言“不還債就斷氣”的“俄氣”似乎箭在弦上,以雙方沒有簽署2009年供氣合同為由,關閉了對烏克蘭供氣的閥門。但俄方強調仍將按現有合同,繼續足量向歐洲用戶供氣。
1月6日,俄烏“斗氣”再次升級。“俄氣”以烏克蘭方面“偷氣”為由,大幅削減對歐供氣量。7日18時30分,“俄氣”生產調度中心對供氣情況全面核查后,隨即下令完全關閉其境內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但“烏油氣”發言人澤姆良斯基否認稱,俄羅斯已于當天上午完全停氣,因此烏方“被迫完全停止向歐盟國家輸送天然氣”。
雪上加霜的是,“斷氣”之時恰逢歐洲天寒地凍之日。高度依賴俄供天然氣的歐洲國家在迎接新年之際首先面臨的卻是取暖問題,不少國家不得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下令學校停課、工廠停工,其中尤以巴爾干半島為重。
在保加利亞,80多所學校因缺乏供暖而停課。即使開課,師生們也都穿著厚重的大衣,戴著手套,老師不能板書,學生不能寫作業,大家干脆一起又唱又跳,藉以取暖。由于大量民眾搶購電加熱器,電力部門不得不呼吁民眾理智用電,避免“電荒”。當地居民憤而聚集在俄羅斯駐當地領事館前示威抗議。
波斯尼亞的情況也比保加利亞好不到哪里去。人們被迫重過波黑戰爭期間的日子,忙著砍樹劈柴,或者從黑市高價購煤取暖。
1月7日,是東正教圣誕節,是傳說中耶穌降生和受洗的日子。塞爾維亞的民眾大多是東正教徒,但在零下10攝氏度的天寒地凍中,原本的歡樂早已化為烏有。
俄、烏“天然氣之爭”此時已演變為俄、烏、歐三方“天然氣危機”。
人質的反擊
“斷氣”的歐洲再也坐不住了。一直試圖置身事之外的歐盟7日轉變態度,開始強力介入。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7日措辭強硬地表態說,在俄烏天然氣爭端中,歐盟已成為“人質”,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安全成了俄烏雙方博弈的籌碼,這種局面不可接受。并警告說,俄烏天然氣爭端已使兩國作為歐盟可靠伙伴的“名聲”受到影響。他繼而“敲打”烏克蘭領導人:“如果想靠近歐盟,那么在輸歐天然氣問題上就不應制造麻煩。”
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和歐盟委員會也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烏立即恢復對歐盟供氣,并立即恢復談判,以徹底解決兩國間的商業糾紛。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走馬燈般奔走呼號于基輔與莫斯科之間,各“受氣國”領導人也紛紛給普京和季莫申科打電話求救和探聽虛實。
雖然歐盟“謹言慎行”,表明自己不是俄烏天然氣爭端的仲裁者,卻成為事實上的調解員。
1月11日深夜,巴羅佐給季莫申科打了電話。之前數小時,他首先和俄羅斯總理普京進行了電話溝通。普京強調說,烏克蘭1月11日凌晨簽署的議定書中補充聲明對俄方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原來,俄羅斯、烏克蘭此前分別和歐盟代表簽署了議定書,同意成立對俄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送到歐盟國家進行監督的多方委員會。但是烏方在和歐盟對簽的議定書中附加了一份聲明,申明自己不欠俄羅斯一個子兒,是俄天然氣過境運輸的可靠伙伴,而且從未干過“偷氣”的勾當。
在巴羅佐致電之后,烏克蘭人又軟了下來,愿意按照俄方要求,重新簽署一份議定書,而且“不含任何附加聲明”。俄羅斯也痛快地表態,如各方簽署完畢,就立馬“開閘放氣”。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曼考夫就認為,在此次俄烏天然氣爭端問題上,西方采取了“平衡”策略,各打五十大板,而沒像三年前那樣完全站在烏克蘭一邊,一味指責莫斯科對基輔施加“政治壓力”。
繞過烏克蘭
歐盟的介入和不斷施壓是促成俄烏恢復對歐供氣的重要因素,但是俄、烏兩國仍未能就簽署新的供氣合同取得任何進展。
烏克蘭能源嚴重短缺,僅天然氣每年就需要進口750億到780億立方米,其中500多億來自“俄氣”。與此同時,俄羅斯每年通過烏境內管道向歐洲輸送12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占俄對歐洲供氣總量的80%以上。雙方看似“唇齒相依”,但除了在烏方是否拖欠俄天然氣債務和截留天然氣問題上各持己見外,天然氣價格和過境費問題久拖未決是關鍵障礙,而且在“技術性耗氣”問題上也各不相讓,這些不穩定因素很可能導致“舊病復發”。
1月12日,歐盟國家能源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會議,評估俄烏“斗氣”給歐盟成員國帶來的嚴重后果,并決心在中長期內力求能源來源多元化,確保能源安全。
“斷氣危機”讓歐洲和俄羅斯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替代方案上——建設繞過烏克蘭的新輸氣管道。
1月7日,就在天然氣爭端愈演愈烈之機,普京在會晤德國前總理、俄德“北溪”天然氣管道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施羅德時強調,俄烏天然氣爭端已經證明,上馬“北溪”項目已經變得尤為迫切。
“北溪”項目東起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的維堡,穿過波羅的海海底到達德國東北部港口格賴夫斯瓦爾德,途經俄羅斯、芬蘭、瑞典、丹麥、德國,以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水域和經濟專屬區,全長1200公里。按計劃,該工程的海底部分將于2010年上半年獲得所有的批準文件后開工,2011年開始送氣,2012年輸氣能力增至550億立方米。
“北溪”項目新聞秘書伊琳娜·瓦西里耶娃對記者表示,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設計方案,進行了生態環保評估,并簽署了主要的供氣配套合同和施工合同。“但是何時開工要取決于某些國家的批準時間,因為管道要經過有關國家的水域和經濟專屬區。”
與“北溪”相呼應的是于2007年開始實施的“南溪”方案。該管道從俄南疆穿越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亞后分為兩條支線,一條經希臘通向意大利南部,一條穿越羅、塞、匈通向奧地利等國,形成向歐洲腹地供氣的管道網絡。該管道年輸氣約300億立方米。
1月9日,“俄氣”總裁米勒向梅德韋杰夫匯報說,“俄氣”今年的投資計劃仍將保持在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并加速“北溪”和“南溪”項目的進展,而且將根據歐洲用戶的申請進行擴容。“如果我們的西方伙伴建議把‘南溪’的設計能力提高到‘北溪’水平甚至更高,并要求加快通氣時間,我們將會予以積極回應。”
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項目尚在建設或籌劃之中,投入運行尚需時日。因此,烏克蘭未來幾年內仍將是俄對歐洲輸氣的重要中轉站。不過,為了安撫歐盟國家對能源供應安全的擔憂,俄羅斯采取了“立竿見影”的應急措施,提高已建成管道的輸氣量:把經白俄羅斯、波蘭到德國的“亞馬爾-歐洲”管道投入滿負荷運營;將穿越烏克蘭東部、黑海海底到土耳其的“藍溪”管道年輸氣量提高到160億立方米。
1月12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總統再次通電話,就恢復兩國間供氣及債務談判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新一輪博弈開始了。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