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7日電 隨意將韓國“一號國寶”崇禮門的殘骸運走并丟棄的事件在韓國引發了巨大爭議,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有關方面都不愿負責任,對于這種情況,民間批評之聲日益高漲。韓國文化遺產政策研究所所長黃平宇表示:“各機構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表明一貫的行政體系根本不存在。”
據該報引述韓國文化遺產廳15日透露,崇禮門殘骸中,刻有傳統圖案的瓦片等具有保存價值的部分殘骸被送往廢棄物處理場,總重量達20噸。對此出現譴責輿的當天,文化遺產廳組成了文化遺產委員會,確定立場稱:“在確保其他保存場所之前,不再運走一點殘骸。”該報在評論中猛烈批評說,文化遺產廳和首爾市中區仍只是展開“推卸責任的攻防戰”,互相推卸有關崇禮門殘骸的廢棄物處理問題的責任。
文化遺產廳的一位負責人15日表示:“(廢棄物企業)運走并置之不理的責任在中區政府。”對此,中區政府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平時更換一個文化遺產瓦片和設置警衛系統時,都必須發送公文,我們怎么會運走?此次事件是文化遺產廳的責任。”11日被指用掘削機破壞了殘骸的消防當局的一位負責人也表示:“管理文化遺產和我們沒有關系。這個問題和文化遺產廳有關。”
結果,在文化遺產廳疏于監督的情況下,未被分類的殘骸被運往外部,負責管理崇禮門的中區政府只是搭建了遮擋幕,卻沒有對內部發生的事情予以特別關注。
文化遺產廳表示:“13日運走的殘骸分量為八輛2.5噸卡車。大部分都是泥土和瓦渣,是20世紀60年代維修時使用的材料,因此從歷史上看不太具有保存價值。”但是,專家提出意見稱:“從體現21世紀大韓民國現狀的方面看,遭受火災的所有殘骸都具有歷史保存價值。”
樸彥坤表示:“遮擋幕是以安全為目的的臨時裝置,設置罩在外面的遮擋房屋后,將拆除遮擋幕,設置較低的開放型柵欄。”他補充說,將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現場,讓普通大眾可以在現場參觀復原過程。文化遺產廳當天決定就崇禮門復原問題成立復原咨詢委員會,委任樸彥坤擔任委員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