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印度自主制造的首枚K-15(也稱“海洋”)潛射彈道導彈從水下浮筒中發射“成功”,本報2月29日6版文章《印度用浮筒試驗“潛射導彈”》曾詳細報道。但還沒等印度國人開始慶祝,就有更加驚人的消息傳來——這枚被寄予厚望的“爭氣彈”竟然不知所蹤!迄今為止,印度軍方仍未能找到導彈的蹤跡。印度的潛射導彈究竟出了什么問題?一時間,各國軍事愛好者對此議論紛紛。
看導彈出海說“成功”
據《印度快報》2月27日報道,此次印度軍方用浮筒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K-15長6.5米,直徑約1米,射程為700公里,原定目的地是在孟加拉灣偏南靠近印度安達曼群島一側。但等候在那里的印度海軍部隊當天(2月26日)卻遲遲沒有監測到飛來的導彈,最終等來的倒是搜索失蹤導彈的命令。目前國際導彈發射試驗的慣例是,如果導彈按預定軌道飛行并且成功擊中預定目標,就可以確定成功了。印度國防部官員在發射當天,僅憑看到了導彈飛出海面就宣布潛射導彈試射成功,這顯得有點太心急了。雖然印度國防部沒有宣布發射失敗,但有專家根據以往經驗推斷,這枚導彈確實沒有到達目的地,并且已很難找到,印度軍方認輸只是時間問題。
這不是印度軍方第一次弄丟導彈了,2006年印度試射“烈火3”型導彈,導彈升空后卻犯了“方向性錯誤”,在中途墜落于孟加拉灣。雖然沒有造成任何損失,但如此大的偏差卻讓人不得不擔心:萬一導彈“砸”中居民區怎么辦?導彈的爆炸威力自不必說,其攜帶的燃料等也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美國為了安全起見,將南太平洋地區的無人小島作為導彈試驗場。
試射失敗并非意外
由于潛射導彈技術的復雜性,即便是實力雄厚的俄羅斯,在測試其最新的“圓錘”導彈時也曾有過六射四敗的糟糕記錄。因此對印度而言,這次失利本身并不是非常意外的結局。
至于導致試射失敗的因素,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始終沒有給出明確說法,只是承認在目標海域搜集情報的船艦“未能掌握導彈的飛行軌跡”。考慮到印度陸軍的“烈火”導彈此前也曾有過脫軌墜毀的記錄(一般認為K-15導彈和“烈火”存在技術關聯),制導系統失靈或第一級火箭分離失敗應當是最可能的原因。
按照慣例,失去控制的導彈通常都會啟動自毀程序,同時借助無線電信號向地面通報自身的墜毀地點。然而印度此次卻遲遲未能公布相關信息,令分析人士十分不解。眾所周知,強大的保障能力是確保導彈空間飛行順利實施的關鍵。在這方面,美蘇等傳統強國自不必多言,就連國力相對較弱的中國,也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派遣包括“遠望”航天測量船在內的龐大艦隊遠赴南太平洋,精確跟蹤并測定遠程導彈的飛行軌跡。相比之下,印度官方對于自家導彈去向“一問三不知”的狀況,只能說明其在基礎領域所做的“功課”還有很大不足。
找到導彈不太可能
K-15潛射彈道導彈重約7噸,可以配裝500公斤重的核彈頭或常規彈頭。由于無法掌握導彈墜落的具體地點,印度軍方要想在方圓數十萬平方公里的海區內找到它的下落,實際上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么,這枚長眠海底的導彈會不會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活構成潛在威脅呢?這也是許多人最關心的話題。
據了解,印度目前裝備的“烈火”導彈由兩級火箭組成,第一級使用的是相對安全的固體燃料,第二級中儲存的液態燃料則具有很強的毒性。假設K-15的推進系統完全照搬“烈火”的設計,那么導彈的保護殼體一旦因為腐蝕或水壓受損,泄露到海水中的劇毒燃料必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不過也有情報顯示,設計師為提高K-15的性能,已將其發動機全部改為由固體燃料推進。如果此消息屬實,則有希望緩解公眾的憂慮。
值得慶幸的是,由于此次試射是K-15導彈的首度海上發射,試驗人員出于穩妥考慮必定不會為該彈安裝真正的彈頭,從而排除了其成為“不定時炸彈”的危險性。不過根據經驗,類似的“空包彈”通常會搭載額外的科研設備以記錄實驗參數。現在,隨著導彈本身“徹底潛入”大海,回收這些珍貴數據的最后機會也成為泡影。對于印度軍方而言,這仍是極其慘重的損失。
更有分析指出,潛射導彈使用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作戰效能的充分發揮不僅取決于自身,更和其運載平臺的可靠性息息相關。雖然印度聲稱國產戰略核潛艇的建造工作正在順利進行,但考慮到該國造船部門一貫的低效率,許多觀察家都對該艇能否在明年試航表示懷疑。換言之,一旦國產核潛艇的進度滯后,印度軍方屆時極有可能面臨“有彈無槍”的尷尬局面。從5個公認的核大國的歷史經驗來看,陸海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建設是艱巨的系統工程,跨入“核俱樂部”僅十年的印度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