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的DDG-1000驅逐艦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譽為21世紀主戰艦艇的標桿。然而,由于國會拒絕繼續撥款,該型戰艦的建造計劃在上月底遭到“腰斬”。起初,輿論普遍將其歸咎于預算超支,然而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卻在8月4日曝料稱,無力應對中國的新式導彈,才是迫使DDG-1000提前下馬的關鍵原因。
“神秘威脅”竟是中國導彈
被命名為“朱姆沃爾特”級的DDG-1000,是美軍“從海到陸”戰略思想的結晶。軍方聲稱,作為一款集成了大量尖端技術的戰艦,它不僅擁有先進火炮系統、遠程巡航導彈等打擊手段,依托于電子戰與隱身技術的自衛能力也十分可觀。
正因為如此,當有關方面宣布將該艦的建造總數由原定的7艘大幅削減為2艘時,軍事觀察家們頓時一頭霧水——號稱攻防一體的DDG-1000究竟出了什么問題,迫使美軍不得不忍痛割愛?開始,外界大多懷疑是該艦一路飆升的造價(單價超過30億美元)影響了軍方對它的信心;但隨著國會聽證會的細節被披露出來,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絕非如此簡單。
《防務新聞》指出,近幾個月,美國國會海上力量委員會在對DDG-1000的戰場生存能力展開論證時,曾經反復提及一種“高度機密”的導彈威脅。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這種威脅“與以往的任何類型都有區別”,而且是在最近幾年才得到重視。由于DDG-1000在設計階段沒有充分考慮此因素,它在面對這種威脅時顯得出人意料地脆弱。
盡管有關方面對這種神秘武器的技術細節三緘其口,但許多軍事專家都對其真面目做出了各自的推測,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能夠進行超音速攻擊的巡航導彈;更多的分析指出,這種引起美軍高度重視的秘密武器,實際上就是曾經被輿論熱炒、中國軍方正在加緊研制的“反艦彈道導彈”。
美專家稱找不到對抗手段
中國發展反艦彈道導彈的報道,最早見于2006年初的《簡氏防務周刊》。美國業內人士一直在評估這種導彈對美國海軍的威脅。
“中國人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資源,”美國國防大學的伯納德·科爾教授向《防務新聞》表示:“這種武器確實構成了明顯的威脅,我不知道該如何對付它。”現任東亞政策顧問的退役將領埃里克·瓦登則指出,“反艦彈道導彈”應當是解放軍裝備的DF-21中程導彈的某種變型;這款導彈經過改進后,擁有攻擊海上移動目標的潛力。
據信,中國開發彈道導彈反艦技術的初衷,是在臺灣海峽有事時阻止美國航母戰斗群的介入。這種導彈在實戰運用時,首先將彈頭發射至敵艦前方數十千米的位置;進入大氣層后,則采用與巡航導彈近似的飛行軌跡,在下降高度的同時利用雷達和紅外探測手段對目標實施定位,直至準確命中。這種獨特的復合式彈道,顯著降低了這種導彈被常規手段擊落的概率。
在美軍現有的武器庫中,只有專門為彈道導彈防御設計的“標準-3”(SM-3)攔截導彈能夠抵消這樣的威脅。前不久,美軍方宣布加緊為現有的驅逐艦改裝該型導彈,或許就是出于這種考慮。而DDG-1000最大的缺陷恰恰也是出在這上面。《防務新聞》指出,DDG-1000在設計時并未給“標準-3”留下余地,這就導致該艦在從天而降的彈道導彈面前缺乏可靠的自衛手段,生存能力勢必因此大打折扣。
欺騙輿論反暴露自身缺陷
為了使自身的擴軍計劃獲得預算支持,美國軍方在接受立法部門質詢時往往夸大武器的紙面性能,而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閉口不提。現在看來,DDG-1000就是這方面的適例。當初,在對該項目進行公關時,美國海軍曾經信誓旦旦地宣稱,與現有的“宙斯盾”驅逐艦相比,該艦“水面火力提高3倍,雷達輻射面減少50倍,防空能力提高10倍”。
然而,就在7月31日,軍方代表巴里·麥克庫勒中將卻在書面證詞中承認,被吹噓為“全能戰艦”的DDG-1000非但攔截不了彈道導彈,甚至連普通的“標準-2”防空導彈都無法正常使用——從美國國會議員到各國軍事愛好者,所有人都受到了美國軍方的愚弄。
“標準-2”導彈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投入使用,是美國海軍艦船對抗敵軍飛機和掠海導彈的主要武器,在現役大多數戰艦上都有裝備。如果麥克庫勒中將的證詞可靠,那就意味著DDG-1000的防空能力比舊式戰艦還要孱弱,對于一艘排水量超過13000噸、身價數十億美元的主力艦而言,這種低效費比的設計顯然無法讓挑剔的國會滿意。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在于艦上從一開始就沒有搭載真正與“標準-2”導彈兼容的雷達系統;這樣的缺陷不能歸咎于個別人的疏忽,而是同設計人員的思路有關。
目前,DDG-1000的防空手段僅限于射程有限的57毫米火炮與“海麻雀”導彈;雖然可以依靠隱身設計盡量規避敵方的搜索,但遭到密集攻擊時依舊難以幸存。有分析認為,DDG-1000自衛能力不足,使其變成了攻強守弱的“浮動火藥庫”。由于缺乏在高威脅水域單獨作戰的能力,該艦出動時必然要依靠其他艦只的“貼身護衛”,大大降低了兵力部署的靈活性。
說“壽終正寢”為時尚早
既然DDG-1000驅逐艦存在如此嚴重的缺陷,也就不難理解美國國會和軍方為何會對其喪失信心。當然,造艦計劃的縮水,最主要的受害者要屬有關的軍工企業。在國會宣布這一決定的次日,承包DDG-1000工程的巴斯鋼鐵公司便派人前往華盛頓抗議;一些來自船廠所在地的議員也抱怨說,該項目的提前終止,將令他們所在的選區損失數萬工作機會。
《防務新聞》指出,為安撫這部分人的情緒,美國國會與軍方正在探討DDG-1000的各種替代方案。由于現有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造價便宜、技術成熟,也有能力擊落潛在對手的彈道導彈,業內人士傾向于追加該艦的建造數量以確保艦隊規模。當然,考慮到DDG-1000的研制耗資不菲,軍方可能會在這批“替代品”上采用諸如電力推進裝置等原本為DDG-1000制造的設備,一方面可補償軍工企業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確保自身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不過,如果斷定DDG-1000項目將就此壽終正寢,倒也為時過早。無論是美國政府、國會還是軍隊內部,現在仍然有不少支持DDG-1000項目“復活”的聲音。這些人認為,拋開設計上的瑕疵與高昂的造價不提,作為一種全新的平臺,該艦在升級潛力上比起現有的各型艦艇都要高出一籌。如果從長計議,維持它的建造數量,對于防止美國的船舶工業出現技術斷層和工人流失有積極意義,而且還可為下一代艦艇的設計制造積累更多經驗。(萬鈞)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