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屆聯合國大會17日選舉奧地利、日本、墨西哥、烏干達和土耳其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從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此次選舉前,各方矚目的焦點在于日本和伊朗誰能夠爭取到亞洲惟一空出的席位。伊朗是聯合國1945年創建時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但只在1955年到1956年間擔任過一次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而日本自1956年至今,已9次當選非常任理事國,此次當選使它成為擔任“非常”次數最多的國家。此前日本輿論就普遍認為,由于有關安理會改革的政府間談判可能于近期啟動,為確保日本在聯合國的發言權及為“爭常”創造積極條件,日本對這一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可謂志在必得。
據悉,此前日本原打算先與伊朗進行協商,爭取在投票前能不戰而勝,但伊朗拒絕了日本的請求。伊朗總統內賈德甚至發表講話稱,“我們不想和日本競爭,但希望日本能尊重我們的申請,我們和日本是朋友,如果我們競選成功,將完全支持日本的權利”,反過來希望通過與日本做政治交易,謀求獲得日本的支持。然而對于志在“爭常”的日本來說,內賈德的承諾并不具備充分的誘惑力。在2005年日本與德國、巴西和印度組成“四國聯盟”一同“爭常”失敗后,通過積極的“水面下”外交來確保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已經成為日本謀求“爭常”的要件,豈能輕易舍棄。國際輿論也分析認為,伊朗因為核開發問題此前多次受到安理會制裁,因而在投票選舉中預計不可能獲得歐美等國的支持,日本在此次選舉中應該占據絕對優勢。
其實日本在2005年至2006年期間就曾擔任過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時隔兩年再度重新參選實為罕見,因為按規定非常任理事國任期2年,不能連選連任,這次正是蒙古把自己參選的權利讓給了日本。而日本多家媒體更是早在2007年1月26日就披露了日本政府是如何軟硬兼施迫使蒙古讓出參選權利的內情。日本《朝日新聞》當時報道稱,日本政府早在2006年夏天就把蒙古確定為特定的“工作對象”開始進行運作,以圖延續非常任理事國地位。時任日本首相小泉在訪問蒙古時就承諾提供3.5億日元的無償援助,作為回報,日本要求蒙古轉讓其非常任理事國的參選權。而日本《讀賣新聞》更詳細地披露說,在2006年小泉訪蒙后,日本外務省官員又于當年10月悄悄造訪烏蘭巴托,進一步做蒙方的工作。這些官員甚至向蒙方表示,“日本在聯合國的代表超過50人,為應對安理會的緊急會議,職員們都居住在房租超貴的曼哈頓地區”,“而蒙古沒有擔任非常任理事國的經驗,在聯合國總部的代表也不過10人”。《讀賣新聞》報道指出,日本的外交官員正是從“擔任非常任理事國的經濟負擔”和“日本取而代之的強烈意愿”兩個方面對蒙古進行游說,再加上巨額經濟援助的誘惑,最終迫使蒙古同意讓出了機會。
可以說,上述消息的披露顯示了日本外交游說工作的實力,甚至達到了能讓其他主權國家讓出自己聯合國席位的地步,實在令人“佩服”。但大白于天下的真相也很難說提升了日本的國家形象,促進了日本的“爭常”工作。有日本分析人士尖銳地指出,此事充分暴露了日本在聯合國外交以及“爭常”問題上的金錢本質,證明日本距離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基本標準還相差甚遠。(來源:叢云峰/文匯報)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