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些世界遺產超贊!不來看就虧了!
日前,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時隔17年,世界遺產大會再次花落中國,這是中國在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領域承辦的最高規格國際會議。
目前中國共有55項世界遺產,成為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浙江有幾個世界遺產嗎?分別又是哪些呢?它們背后又蘊藏著多少美麗故事?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良渚古城遺址
2019年7月6日,
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里展現了東亞地區
史前稻作文明發展的最高成就;
這里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
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這里有規模龐大
三重布局的早期國家都城;
這里有目前已知的
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這里有象征信仰和制度
令人嘆為觀止的系列玉器;
這里有草豐水美
令人流連忘返的環境風貌。
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和考古工作,對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意義重大。而良渚古城水環境治理工作也走在了浙江乃至中國的前列。
哪怕過了近十年,浙江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陳壽田還記得初到良渚任職時的焦心:村莊凌亂、工廠林立、污水橫流,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那是2012年初,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實質性啟動的第一年。
而在2021年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總能見到各種動物。春耕時分,甚至出現過上萬只白鷺同時出現的景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與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水城交相呼應。
提到良渚十年間發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陳壽田毫不猶豫地指出是水質的提升。
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在沼澤濕地之上建造城池。這里河網密布,水系發達。但在滄海桑田變幻間,古河道有的變成了池塘,有的成了“斷頭河”,阻斷了活水,污水無處排放。
治水,成為良渚古城遺址申遺路上需要跨過的第一道關。今天,在陳壽田看來,污水治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技術活,僅靠單一的傳統手段根本無法達到效果。
但2013年的他并不明白這個道理。“當時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找過很多團隊,清淤、截污納管這些方法都試了。一開始雖然有點成效,但時間一長又恢復了原樣。”
后來,陳壽田找到了從事水景設計和治理工作、在浙江大學任職的金元歡。金元歡提出,像良渚古城遺址內“死水一潭”的小微水體,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治理。
哪怕聽取了專家的意見,但當良渚遺址管委會找到另一個污水處理團隊時,他們心中還是沒底:會不會又是白費力氣?幸運的是,這次沒有令他們失望。
陳壽田記得,在考察完良渚古城遺址的水環境后,該團隊就提出了一個綜合治理方案:清淤、截污納管、凈化水源。最后,一整套方案實施下來,死水變成了清水,整體達到二、三類水質的標準。
但想讓良渚古城遺址重現五千多年前的景象,僅憑治水還遠遠不夠。
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副局長陳強還記得,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總顧問陳同濱曾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打造前提出,要體現一種“野”的風格。
何謂“野”?
——植物一定要夠‘野’。
為了找到這種“野”,那段時間他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帶著筆記本去城市郊野,把覺得有可能的植物給記下來。
植物的選擇不能僅憑運氣,也不能純靠想象。他說,當時團隊還借鑒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成果,如土層里埋了哪些良渚時期的植物種子;根據現在的環境,最適合哪些植物的生長等。
最終,他們選擇了水杉、櫸樹、樟樹、楓楊、槭樹、三葉草和狼尾草等鄉土植物。
“我們謹慎種植深根系的植物。根系太發達,可能會破壞良渚時期的土層。”陳強說,最后種植的位置,基本上是土層已被后人破壞的地方,種植方法采用的是堆土種植法。
在植物養護過程中,他們還特意保持植物的粗放狀態,比如在草皮養護過程中,保留一些雜草,特別是開小花的野草,體現生態自然野趣的風貌。
事實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看似“野”,植物的種植卻十分有“章法”。
陳壽田說,遺址公園里大部分高地以搖曳的狼尾草為主,莫角山臺地用草皮,其余臺地用三葉草;大片種植水稻、茭白、荷花,用以代表五千多年前的河道或池塘;成片的灌木林,表示這是五千多年前的建筑或城墻。
“我們沒有重新開挖河道。現在能看到河水的地方,就是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的河道。”浙江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陳壽田說,這是對古代地貌的一種呈現和展示。“考古讓世界認識了良渚,生態的復原,還原了這座五千多年前的古城。”
也正是帶著這樣的理念,良渚早已不是十年前雜草叢生、百廢待興的景象。
如今這里水草豐美,草長鶯飛。60種動物在這里“安家”,池鷺、黑天鵝、野兔、獾子成為新居民。
除了良渚古城遺址外,浙江還擁有三處世界遺產:中國丹霞——江郎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以及京杭大運河。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2011年6月24日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是中國首個以文化景觀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
西湖的美麗多種多樣,除了古人的詩,它還藏在秀美的自然風光中,藏在碧波蕩漾的湖面里。
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它獨特的風景,每一種都充滿韻味:春天的蘇堤春曉,夏日的曲院風荷,秋季的平湖秋月,臘月的斷橋殘雪。故有人一遇西湖,便感覺神魂顛倒。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桃紅柳綠,青山含翠。
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
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
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
從2011到2021,西湖成功申遺十年來,西湖世遺的保護和杭州城市發展如何相輔相成?插上“數字”翅膀的西湖,如何實現越來越精細的管理?在新發展階段,西湖又能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富”示范區樹立何種樣本?
這十年里,攝影師孫小明用相機記錄了“后申遺時代”下西湖這個活態遺產不斷演進的模樣。“從2011年開始,照片里的西湖水越來越清澈了。”孫小明電腦中的上萬張照片,就是一份西湖水質嬗變的影像“大數據”。
在景區工作了30多年的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陳林則如此評價著這十年來西湖的變與不變:“從三面云山的整體格局和景觀分布來看,西湖看似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但這十年里,我們始終通過修煉‘內功’,實現內外兼修。”在他看來,申遺成功以來,西湖之變,主要是生態環境之變、管理手段之變和保護理念之變。
生態之變,是最顯性的。
“怎樣讓今天的人們依然能體會到1000年前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的優美意境?”陳林拿“水”字為例,“‘照顧’西湖的水,可不止是讓它變清這么簡單”:
為了讓西湖水生態更加穩定,技術團隊在茅家埠、烏龜潭、浴鵠灣等地,種植了大量等水生植物;為了讓各個區域都有活水流動,西湖搭起了“水動脈”,每天從西里湖日引水2萬噸到北里湖、引水7萬噸到湖濱;為了改變傳統水文監測模式,2019年,西湖水域還嘗試使用5G無人船,用數字技術實時監測水質;為了不讓泥沙水排回錢塘江,景區還進行脫泥干化,廢泥裝車外運……
陳林透露說,當前,西湖水質的平均透明度已經從2011年的約70厘米提高到當前的82.8厘米,部分水域像小南湖、浴鵠灣甚至能達到150厘米,“可以說清澈見底”。
“如果僅僅依靠工作人員的雙腳和雙眼,那么對于西湖的保護肯定就會落后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書記、主任吳濤表示,在這十年間,西湖保護的理念和手段不斷迭代更新,數字化改革更為西湖提供了堅實保障——
申遺成功至今,杭州對整個西湖遺產區的山水林湖草生態系統及文物史跡都進行數字化嚴密監測。在景區綜合指揮中心的駕駛艙可以看到,體現西湖文化遺產價值的關鍵點已全部都納入了監測范疇。一旦監測對象出現水平移位、沉降、風化侵蝕等現象,甚至某個景點游客太密集了,系統都會自動報警。
西湖世遺監測管理的創新,為國家制定世界遺產預警監測標準提供了“杭州樣板”。
“還湖于民”目標不改變、門票不漲價、博物館不收費、土地不出讓、文物不破壞、公共資源不侵占——杭州在申遺成功時作出的“六不承諾”,十年來成為湖城融合堅守的底線。
今日的西湖,早已不是十年前世遺家族的“新生兒”,十年來它用多個“第一”證明了自己已是“先行者”:2011年7月,成立全國組建速度最快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2012年1月出臺《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填補國內文化景觀專項立法空白;2014年提出國內首個規范景區業態的《西湖風景名勝區業態提升規劃》;2020年管委會機構改革時機關內部設置文物遺產局……
未來的西湖,將繼續秉持“還湖于民”的發展理念,讓公眾能以更多的形式參與到遺產保護和利用中去。
保護,更體現在蔚然成風的城市文明中——
10年來,西湖景區增新橋,專供鴛鴦寶寶等水鳥自由進出荷區。還建起了6座微笑亭,聚起了10000余名“紅馬甲”,還有來自10個國家的300多名年輕人成為“西湖文化特使”,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展示西湖之美。
“我曾經聽見外地游客說,這么好的西湖還免費,哪里還舍得扔垃圾。”斷橋上的“紅馬甲”劉韶說,零距離的西湖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世界遺產,也催生了更多的責任感。
一個最簡單的數據,就能給西湖的“文明力”做個側面的量化:2011年景區垃圾清運總量為33756.81萬噸,十年來隨著游客量的逐年攀升,2020年,垃圾清運總量卻下降了2200萬噸。
京杭大運河
2010年8月1日
入選為世界自然遺產,
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
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
流淌2500余年,綿延1800公里,
中國人用一石一土
開鑿出了世界上
距離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
大運河滋養著華夏大地
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
塑造著自己“水”主沉浮的生動故事。
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做活水文章,彰顯遺產魅力?科技賦能是“關鍵”。
大運河申遺成功以來,杭州運用“數字技術”賦能,不斷提升大運河的生態環境和治理精細化水平。最新數據顯示,京杭運河水環境質量由劣Ⅴ類頻現提升穩定至Ⅲ-Ⅳ類……為大運河文化帶綠色生態廊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杭州還啟動對運河底泥環境質量的檢測分析工作,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大運河生態環境。
運河綠兩岸,美景入畫來。現在的大運河似飛舞的緞帶穿過廣濟橋、拱宸橋,綠樹成蔭的兩岸人行游步道、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群落、豐富的歷史建筑讓人流連忘返。
當別人問你,浙江第一項世界遺產是哪里?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西湖”。事實上,并不是。
中國丹霞——江郎山
2010年8月1日,
江郎山作為“中國丹霞”地貌之一
成為浙江擁有的第一項世界遺產。
江郎山三峰聳立,如天柱拔地而起,又似斧劈般緊挨,自北而南呈“川”字排列,形成高312米、長298米、寬三米多的“一線天”。
江郎山是粗獷豪邁的,
連霧嵐也盡顯恣意灑脫,
仿佛是一幅碩大的寫意畫,
從天際裹挾而來,
使得三峰似隱似現,
呈現出霧鎖山頭山鎖霧的美景。
無怪詩人白居易贊曰:
“安得此身生羽翼,
與君來往醉煙霞。”
江郎山是中國丹霞自然遺產南方濕潤區丹霞中特征最突出和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近年來,江山市成立江郎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中心,確保遺產地歷史文化遺址建筑風貌保存良好,保護好江郎山世遺資源的完整性與原生性。
這幾年,江山市林業部門也加強林木防御體制,把有害生物牢牢擋在江郎山外面。
江山市率先設立“中國丹霞江郎山世界遺產保護日”,8月2日江郎山核心區“休游”,并倡導6個遺產地共同組建“中國丹霞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志愿者聯盟”,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
2017年開始,江郎山就向全球開展免費游,游客累計達200多萬人次,門票讓利2億元。
此外,江山通過開展節會營銷、全球免費游、科普宣傳等活動,有效提升江郎山品牌知名度和名譽度,并帶動遺產地居民和周邊產業發展,遺產地價值實現全民共享。
浙江下一個世界遺址
會是誰?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網站上,中國的《預備名錄》(更新時間2019年1月30日)中,項目數量總計 62個。
里面與浙江有關的項目有:海寧海塘·潮文化景觀、青瓷窯遺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明清城墻、江南水鄉古鎮以及閩浙木拱廊橋。其中,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明清城墻、江南水鄉古鎮和閩浙木拱廊橋均為多地聯合申報項目。
自1985年中國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工作已走過30多年。
中國每年申遺的步伐都在不斷前進,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名錄幾乎年年都會有更新,可想而知,背后有多少幕后申遺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努力與汗水。
世界遺產
是“人類獻給未來的禮物”
需要我們用心保護!
作者:童笑雨 周薇 文思睿
- 專題: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