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李世武:多民族藝術交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東西問)李世武:多民族藝術交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新社昆明1月8日電 題:李世武:多民族藝術交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作者 陳靜 史廣林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藝術。在多民族藝術交融的過程中,漢族藝術對各少數民族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少數民族藝術對漢族藝術的影響、各少數民族藝術相互交融,亦不容忽視。
云南大學東陸骨干教授李世武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多民族藝術交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藝術傳統。多元的民族藝術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李世武:民族遷徙、民族融居、國家包容的民族政策等,是促進多民族藝術交融的外在原因。而多民族藝術交融的內在原因在于:人性層面的內在趨同。
民族是劃分處于特定歷史階段的人類共同體的重要范疇之一。民族可以體現出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又可體現出人類的同一性。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的本性。西南民族中廣泛傳唱的關于各民族同宗同源的神話、史詩,是對“人”的范疇大于“族”的范疇的詩性詮釋,是對族類之“異”與祖源之“同”的哲學省思,也是對民族和諧共存的美好祈愿。這種詩性智慧、哲學省思作為一個強大的民族隱喻,發揮著導人向善、宣傳民族團結思想的作用。各民族共有的本性,正是藝術跨族界交融的根源。
中新社記者:中國多民族藝術的交融和構筑,有何特點?
李世武:中華民族傳統智慧滋養而成的民族認同觀念,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層面上,呈現出“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因各民族日益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上彼此交流、互鑒,“同”的成分越來越多。
其中,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熔鑄成的藝術之“同”,可以分兩個層面理解:首先,對其他民族的某種或多種藝術傳統直接接受而表現出的“同”;其次,對其他民族藝術傳統進行借鑒,注入本民族的原生情感、藝術題材、藝術技法后創造出新的藝術經典,形成“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意義上的“同”。
例如,朱萬曙將流傳在彝族中的“董永故事”唱本之一《董永記》,與可能是其母本的漢族唱本《大孝記》進行比較后發現:兩種唱本在大的情節框架和具體內容上相似之處較多;彝族唱本較之漢族母本,在情節上、細節和描寫上有不少的豐富;彝族唱本融入了彝族自身的民族文化色彩;漢族、彝族唱本,從感念恩師、婦德母儀、“孝”為根本三個方面體現了文化觀念的趨同。
中新社記者:中國多民族藝術交融,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何作用?
李世武:“少數民族吸收漢族藝術、漢族吸收少數民族藝術、各少數民族藝術相互交融”是多民族藝術交融的三大重要維度。各民族通過藝術交融,為中華藝術提供了豐厚養料,在情感交流、審美交流中,走向“藝通族心”的美妙境界,在藝術世界中共筑共有精神家園,有力地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首先,少數民族吸收漢族藝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客觀地看,漢族藝術確實以其強大的輻射力,為少數民族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養分。這和漢族藝術博采眾長的包容性、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漢族的人口優勢、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而居的友好居住方式、漢語言文字長期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等因素有關。漢族藝術對少數民族審美意識、民族精神產生影響的案例數不勝數,遼三彩(契丹族)、大本曲(白族)、子弟書(滿族)、烏力格爾(蒙古族)等藝術遺產,都是少數民族吸收漢族藝術的典型例證。少數民族在發展自身藝術的過程中,往往對漢族藝術的優質成分進行吸收、借鑒,進行再創造,從而提升本民族的藝術品格,豐富本民族的藝術樣式。
其次,漢族吸收少數民族藝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體民族,漢族極具包容性,在血緣、語言、文化上,均廣泛吸收了少數民族的基因。漢族藝術與少數民族藝術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同化與被同化的關系,而是彼此欣賞、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的關系。沒有漢族的原創精神、吸納精神和改造精神,沒有各少數民族藝術的多元匯聚,就不會形成博大精深、氣韻生動、意境深邃的漢族藝術。
最后,各少數民族藝術相互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少數民族藝術相互交融,既發生在族源相同的少數民族之間,也發生在族源不同的少數民族之間。例如,云南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區,在對本民族藝術傳統高度自覺、勠力創新的前提下,各少數民族又能超越族界,善于接受、吸收其他民族的藝術傳統。蘆笙樂舞、象腳鼓舞、孔雀舞、打歌、唐卡、格薩爾故事說唱、琺瑯銀飾等民族藝術遺產,均為多民族共創、共傳、共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藝術上的共創、共傳、共享,有利于融通相關少數民族間的情感,促進彼此之間的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新社記者:中國多民族藝術的互鑒融通,可為其他國家提供怎樣的經驗?
李世武:各民族藝術只有在交流、互鑒的動態發展中,才能凸顯出自身的特質,才能找到本民族藝術創新發展的多種可能。而各民族藝術交融越是廣泛、越是深入,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交流、審美交流就愈加深刻。中國各民族深諳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哲理,善于兼容并蓄,吸納不同民族的優點。“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正是中華文化、中華藝術得以長盛不衰、生生不息的內在動力。
通過研究多民族藝術交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的作用,可為域外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藝術發展提供中國經驗,從而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多民族藝術交融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歷史經驗,可供域外多民族國家參考、借鑒,從而建構和諧的世界民族關系,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作出貢獻。(完)
受訪者簡介:
李世武,云南大學東陸骨干教授、博士生導師、云南大學“藝術與心理健康”工作室首席專家。主要從事民族藝術研究,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出版專著《中國工匠建房民俗考論》《巫術焦慮與藝術治療研究》《藝術人類學:反思與實踐》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彝族史詩《梅葛》演述傳統研究”。曾獲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59:03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