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娣:共建“冰雪絲路”將加速中國冰雪產業國際化
(同心筑小康)楊安娣:共建“冰雪絲路”將加速中國冰雪產業國際化
中新網長春2月28日電 題:楊安娣:共建“冰雪絲路”將加速中國冰雪產業國際化
中新網記者 郭佳
提到絲綢之路,相信多數人想到的是中國西部的大漠駝鈴,鮮為人知的是,東北這塊冰雪大陸也在源源不斷將絲綢及制品運往東北亞各國。這段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渤海時期,那時,往來商隊穿過林海雪原,一同帶出去的還有東北的皮貨和山貨等特產。
一千多年后,當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建的專家團隊重新考證這段歷史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那時僅在吉林省就已形成了六條聯通東北亞的交通要道,它們是東北亞地區文明互鑒最為重要的歷史走廊。
當前,在中國冰雪經濟發展如火如荼之際,這段塵封的歷史照進了現實。民盟中央常委、吉林省委會主委楊安娣基于歷史考證倡導提出的“冰雪絲路”設想已經寫入國家相關意見并付諸實踐。
楊安娣近日接受中新網獨家專訪時介紹,所謂“冰雪絲路”主要是以古鑒今,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國冰雪產業走向世界,它既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通道,也是世界冰雪經濟發展的黃金線。
“冰雪絲路”肇始于東北地區固然有歷史動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東北振興需要新動能。楊安娣說,千百年來,東北地區冰雪資源得天獨厚,建設“冰雪絲路”有利于其進一步釋放冰雪資源優勢,構建現代冰雪經濟體系,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能和特色戰略平臺。
從更宏觀的角度講,“冰雪絲路”還是東北地區高質量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再挖掘和再實踐。楊安娣坦言,相比“一帶一路”核心區而言,東北地區仍然在探索與自身相適應的路徑、方式和通道,而冰雪產業恰好是幫助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新格局的一個強勢領域。
楊安娣在采訪中透露,“冰雪絲路”這一設想的靈感來自2018年的文旅融合。她現在的另一個身份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從2015年出任吉林省旅游局局長以來,她提出了“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等一系列新概念。
“我想這些工作的最大意義在于使人們擺脫了對東北的刻板印象。”楊安娣說,近20年,東北地區一直在探索振興發展新路徑,但其中一大難點就在于人們對這一區域在文化認知上的模糊與缺失,建設“冰雪絲路”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可以通過對冰雪文化的挖掘堅定東北地區的文化自信。
談到建設“冰雪絲路”的時機,楊安娣給記者列出了一組數據:到2020年,中國已經有28個省區市提出發展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經濟。她說,這極大推動了中國冰雪場館設施建設,促進了冰雪相關消費,帶動了國產冰雪裝備設備等行業領域快速發展。
“三億人上冰雪、十億人次參與冰雪旅游的大國市場優勢,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冰雪經濟格局。推進‘冰雪絲路’建設,統籌南北、四季、國內國際冰雪市場,構建創新、協作、開放的高質量新平臺,是中國應對國際環境新挑戰的‘冰雪經濟之手’。”楊安娣說。
在吉林省冰雪產業上的成功實踐是楊安娣三年多來堅持不懈地推動“冰雪絲路”這一設想的底氣所在。目前,吉林省雪道總面積居中國之首,萬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萬達長白山三個大型滑雪度假區每年接待滑雪人次穩居中國前三名,冰雪產業總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
楊安娣建議,中國應加快建設“冰雪絲路”核心區與重要節點城市,重點建設東北地區、北京—張家口、新疆三個核心區,逐步延伸至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世界重點冰雪國家和地區,并在國內加強南北協作、東西互濟,構建冰雪經濟新格局。
2021年,楊安娣通過民盟中央提交的《關于共建“冰雪絲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新實踐的建議》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中獲評建言獻策優秀成果。
這份建議提出,目前,建設“冰雪絲路”推進過程中缺少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統籌推進機制,應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加快編制國家級冰雪產業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冰雪核心區、創新區、協同區建設,創辦“冰雪絲路”論壇,打造“冰雪絲路”文化帶,積極參與全球冰雪治理體系規則制定等。
“如果說北京冬奧會搭建了一個中國國際交往的冰雪賽事通道,那么推進‘冰雪絲路’建設應該是搭建了一個全方位、持續性的特色發展平臺。”楊安娣說。(完)
- 專題:同心筑小康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