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價值理念如何促進疫情之下多元文化共生?
(聚焦博鰲)亞洲文明價值理念如何促進疫情之下多元文化共生?
中新社博鰲4月21日電 (記者 李晗雪 黃藝)面對當下新冠疫情延宕反復、分歧偏見更易滋生的世界,亞洲文明的價值理念有何應對之道?正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上,多位學者認為,“責任先于自由”、重視家庭等亞洲價值理念,有助促進疫情之下的多元文化共生與共識凝聚。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認為,西方許多國家防疫以“自由”為優先項,甚至出現民眾抗拒戴口罩、使“應不應戴口罩”演變為政治問題的現象。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多能有序、有效地開展防疫工作,這與儒家文化圈中“責任先于自由”“群體重于個人”的價值觀不無關系。對集體利益的重視,使得東亞民眾往往更能積極配合政府防疫要求。儒家思想中“人民至上”的理念,也可見于東亞國家的防疫方針。
著名漢學家、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安樂哲談道,亞洲各國有多樣的文化與宗教,但普遍都有重視“家庭”的價值觀。他認為這是一種“亞洲共識”。
安樂哲說,今日世界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應對個人主義意識形態。個人主義以要么輸、要么贏的零和思維模式考慮人類行為,稀釋了我們彼此間的互助精神。而回歸重視家庭的價值觀,意味著重新重視互助,這也是儒家哲學中講的“己欲立而立人”。他認為,世界有可能基于這種重視家庭的價值觀建立共識。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劉笑敢發言提出,新加坡處理多元文化共生的經驗,或許值得大國借鑒。作為一個多種族的小國,新加坡政府引導形成的社會氣氛是比較寬松自然的,源自不同文化的節日當地都會慶祝,華裔、馬來裔、印度裔等不同族裔民眾常常共居于同一社區,相處也比較融洽。新加坡沒有形成一個“新加坡民族”,但不同種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在新加坡能夠和睦共事,其中經驗值得關注。(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